第廿三章 勝蹟

第一節 名勝
第一項 橫溪線
一、長城溪遊樂區
  本區位於安坑里,屬橫溪流域,佔地約十餘公頃,主要以長城風光、庭園造景及多項遊樂設備取勝。以其遊樂區四周的圍牆仿萬里長城及重要之關塞而建,故名長城溪。長城溪內左側為遊樂區,玲瓏可愛,是兒童歡樂的天地。右側為景觀區,主要有民俗文化村、露天音樂臺、穿雲瀑布、原野樂園、杜鵑小木屋等。長城外又可分為東、西兩區;西區為野營、釣魚、烤肉區,兼有溪谷風光與山野訓練的樂趣。東區則遍佈亭臺樓閣,其間有拱臺相連,表現出中國園林精致典雅的特色。過東區浣溪閣後有觀蝶亭,亭旁有蝴蝶谷和蝴蝶瀑布,亭前不遠有兒童戲水區,池旁林蔭涼爽,乃夏日避暑的勝地。
二、駱駝潭
  駱駝潭位於三峽往新店的一一○縣道上,距成福僅一公里。成福溪在此形成長達百餘公尺,寬約二十公尺的水域,潭中兀立一塊高約二公尺餘的大石,形似雙峰駱駝,故名;亦稱立石潭。山青水媚,風光旖旎是此潭最可觀之處;溪水與夾岸綠樹、溪石,交錯成極佳的景致,岸旁野薑花開在陽春三、四月,芳香撲鼻,最是引人。此區目前由私人經營成駱駝潭遊樂中心,規劃有划船區、釣魚區、果園區及水榭餐廳、小木屋等,並設有廣大的露營、烤肉區。潭旁有一片雜樹林,是鳥類繁殖居住的最佳場所,靜坐林下,聆聽鳥聽,亦是一大賞心悅事。
三、賞鳥區─竹崙茶場、鹿母潭
  竹崙茶場位於橫溪方向,屬橫溪支流之竹坑溪流域,溪谷寬闊、視野良好。除了一般林野間的鳥類以外,也適合觀察鷹類猛禽。在二至四月的鷹類繁殖期,常見大冠鷲、鳳頭蒼鷹等在天空中翱翔。
  鹿母潭位於橫溪上游,人煙稀少,環境較為幽靜,鳥的數量及種類遠較竹崙茶場為多,亦適合觀賞鷹類猛禽。此處並出現原居於中海拔的黃山崔、是較特別的一點。
四、成福茶市
  從二月春茶收成,直到十月秋茶結束,每天上午八、九點開始,於成福街上皆會出現類似趕集的茶市交易。此地交易的,並非可以立即沖泡飲用的茶葉,而是茶農們剛自枝頭摘下的新鮮茶葉,買主則是專門烘、炒製茶的廠家。由於茶葉的好壞,直接影響製成茶的品質,因此買賣雙方無不細心評比,從茶葉的色澤、老嫩,一一檢視,最後才議價成交。春茶盛產期買賣最盛,正適宜到此一覽茶市風光。

第二項 三峽河流域線
一、灣潭百香果觀光果園、插角鹿場
  發源自插角溪與五寮溪二源流的三峽河,於湊合匯流後,以下的河道漸有深邃的水潭沿溪分佈,至大埔里苗圃(大埔一橋)與大埔二橋之間,溪水形成彎迴潭狀,當地居民稱此為「灣潭仔」。灣潭百香果觀光果園即位於大埔二橋附近,該園為三峽鎮農會增設觀光果園計劃所輔導的農園之一。佔地七公頃餘,為本省同業中最大的園區。除了灣潭百香果觀光果園,三峽鎮農會亦於有木里輔導一所柑橘觀光果園。有木山區因氣候溫和,極適宜蔬果種植栽培,自日據時代以來,即為本省有名之柑橘產區。有木里柑桔觀光果園即分佈於有木里雙溪山區中,總面積約有六公頃餘,所產果實碩大甜美,除供內外銷外,亦提供民眾休閒觀光及自由採摘、享受山園樂趣之地。
  插角鹿場位於往有木里半途之路旁,鹿園中各類鹿有種皆有飼養,除了開放觀光之外,亦提供各種鹿材,諸如鹿茸、鹿血、鹿肉等供遊客購買。當然,若欲欣賞各類鹿種之形態,此處無疑是最佳去處。
二、湊合賞鳥區
  湊合位於往五寮與插角的分歧點上,從湊合橋出發往插角國小金敏分校繞行一圈,是條輕鬆的賞鳥路線。根據臺北市野鳥學會民國七十六年底的調查,三峽共有鳥類八十三種,湊合一帶就發現了四十四種,以活動於鄉野間和雜木林裡的鳥類為主。最常見的有麻雀、小白鷺、綠繡眼、白頭翁和家燕等。在寒冷的冬季,鳥類會因避寒而遷徙;中低海拔的林區,常見大批從異地飛來的候鳥,以及自高海拔下移的留鳥,是觀察鳥類生態最恰當的季節。一天之中,則以清晨和黃昏最佳,可以看見鳥類群出覓食的景象。
  麻雀是本省最常見的鳥類,屬鳥綱燕雀目,體長九公分,背面褐色,多黑褐斑。頭圓,嘴為圓椎形,尾短,食穀物和昆蟲,喜棲近人家。小白鷺全身雪白,嘴尖黑色,在夏季繁殖期間,頭上會長出二、三根漂亮的飾羽。性喜在竹林、相思林裡築巢,但覓食地點則選擇鄰近的溪流、池塘、沼澤,以捕食魚、蛙和昆蟲。綠繡眼眼睛周圍有明顯的白圈,羽毛黃綠色,性喜成群結隊穿梭於枝葉間,十分活潑好動。以花蜜、果實及小蟲為食。白頭翁外表灰褐色,頭頂有一塊白斑,故名。在本省只出現於西海岸,常成群徘徊於疏林上空,發出吵雜叫聲。家燕是從大陸和日本飛來本省避寒的冬候鳥。頸部有一條黑色的橫帶,背部藍黑,尾部有深長分叉。常於空中迴旋,掠食飛行中的昆蟲。常見於沼澤地或樹林中。
三、湊合谷、十八洞天溪谷
  三峽河流域蜿蜒漫長,地形景觀變化不小。在中游以上,多是峽谷地形,可以認識溪流驚人的侵蝕力量。湊合為三峽河的兩大支流─插角溪與五寮溪的匯合處臺地。在臺地下方有一座年代久遠的醒心橋,從橋上俯視峽谷兩岸,險峻的山壁寸草不生,溪底似乎深不可測,溪流衝擊著河中的巨石,發出震人心肺之聲響,此即湊合谷。
  湊合谷的河床係硬質岩所構成,久經河水侵蝕切割之後,形成谷底波濤洶湧,怪石嶙峋之佳景其中尤以十八洞天一帶溪谷最具代表性。十八洞天之得名,係由於河邊山岩有十八個洞,每一洞中皆有積水,小的如盆,大的如窟,歷歷可數,因以得名。十八洞天溪谷一帶是堅硬的岩石,非常不容易被侵蝕,但溪流在長遠的時間裡,逐步的沖蝕,終於切穿岩層,造成山壁逼近兩岸的峽谷地形。河邊山岩的岩壁如帽沿般向上伸出,壁面仍可見溪水磨蝕的痕跡,證明以往河床是在上方位置,溪水逐步往下侵蝕,形成險峻的峽谷地形。在十八洞天溪流地形中,除了峽谷地形,較特殊者,另有侵蝕穴及壺穴。侵蝕穴之形成,乃河水向下沖時,如果受前方凸出之岩石阻擋,水流即會轉向兩旁,有時便會在旁邊的岩壁上沖蝕出凹穴,即為侵蝕穴。壺穴乃在岩面的凹下部份,有時溪水夾帶的石塊會陷於其中,湍急的水流使石塊不斷地旋轉,鑽蝕,時間久了,便磨出洞穴來,即為壺穴。
  距十八洞天溪谷不遠之處,有一雙鳳潭,乃由二個大小不同的潭水組合而成。小鳳潭潭水清澈,兩旁山林倒映成影,怪石突出於潭中,環境清幽。大鳳潭距小鳳潭約三百公尺,潭面較寬,水深不可見底,四周老樹成蔭,休閒其中,悠然自在。
四、插角溪風景線
  插角溪是三峽河的上游支流之一(亦即大豹溪),發源於滿月圓、熊空山一帶山區,流經雙溪、有水、插角等地,直到湊合與五寮溪匯合成三峽河,繼續蜿蜒流出三峽。插角溪的位置恰當三峽的偏遠地區,四周山巒起伏,具有天然的溪谷佳景,以及群峰競翠的蔥鬱林木,沿途佳景天成:逍遙遊農林樂園、插角梯田、玉女峰、東眼瀑布、林麓瀑布,一一呈現於眼前。
1.逍遙遊農林樂園
  逍遙遊農林樂園位於玉女峰下,屬大豹溪流域,園區背山面溪,腹地廣達廿五公頃,係由眾擎育樂公司所經營,內有原始森林浴場、環山健身步道、林蔭露營區、稀有板根區、親子育樂區、幽篁竹林區、季變梧桐區、桂花巷、彩蝶谷、烤肉場,以及小型賽車、水上協力車、山泉戲水池、滑翔翼等遊樂設施,及卅餘項可供攀登、飛渡、騰躍等育樂設施。在餐旅服務方面,園內設有餐飲部、茶藝館、健身房、教室、貴賓室、團體迎賓館、別墅小木屋及可供數百人集會、宴會等多目標用途的薰風大廳等。
  園內最值得一遊的,是一處原始板根區;由於區內終年高溫多濕,加上沒有遭到人為墾殖的破壞,仍維持天然的亞熱帶雨林景觀。雨林帶的特色包括:高大的樹木、突起的板根、以及攀附著生的植物等。在此處的板根區內,皆明顯可見。農林樂園標高雖不及三百公尺,但在近廿公頃的茂密森林中,有甚多屬於高海拔地區特有的稀有植物─幹花榕;幹花榕在臺灣享有「板根之王」美譽,其板薄僅十公分,而根部卻突出於地面達一公尺半之多,被列為國家級植物,亦使得擁有九個板根植物叢集的逍遙遊農林園區,得一「北溪頭」之譽。
  板根的形成:雨林帶是地球上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帶,為了和其他樹木爭取陽光,因此樹幹筆直向上發展,既高且直,只在頂部的受光處形成分枝,長葉開花。為了能在淺薄、潮溼的土壤中支撐樹身,樹的基部便由靠近地表的根枝,突起地面做垂直生長,以三角翼延展的平板型板根,支持樹木做穩定的成長。在逍遙遊農林園區內常見的板根有九個,大葉楠、幹花榕及糙葉榕等類,其中一株幹花榕板根,更與墾丁國家公園的銀葉板根,並稱臺灣兩大「板根之王」,樹形優美,板根突起達半人高極具觀賞價值。
  在逍遙遊農林園區內的雨林景觀,除了高大的樹木,突起的板根外,尚有攀附著生的植物。在濃密的樹蔭遮蓋下,雨林中只有約百分之十的陽光會照射到林床上。因而出現為數眾多的藤本植物和氣生植物,攀附著生於大樹枝幹之上共存共生,成為雨林的一大特色。爬藤性的植物,突破地表後,即以吸根附著於鄰近的大樹樹身,朝著陽光向上攀爬,但並不吸取大樹的養份。逍遙遊農林樂園中常見的攀附著生植物有抽葉藤、稀子厥、杪欏及莖長四十公尺的谿藤等。氣生植物則多附生於樹幹高處的枝椏間,用露出空中的根來吸收水份,並不吸取大樹的養份。園中最明顯易辨的氣生植物,即是俗名鳥巢厥的臺灣山蘇花。
2.插角梯田、玉女峰
  插角里距湊合約三公里,原名大豹,因境內有一外插角地區而得名,此地可謂插角溪兩岸最熱鬧亦最具開發歷史的地方。插角梯田位於插角里一鄰附近,一層一層整齊劃一的梯田,排列在溪邊的斜坡上,放眼望去,綠油油的稻秧沐浴在陽光熙風中,抖擻的挺立著,充滿了活力,而梯田構圖之美,開闢功夫之精細,使人感受到耕者充滿藝術與執著之美。
  玉女峰則位於插角國小後方,因其兩個峰頭酷似玉女的雙乳挺立而得名,為三峽五景之一;從國小旁的大興橋頭,有路徑可通山頂,頂上風景相當優美。
  在離插角里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古老的鄉下趕集場,交易的範圍為茶葉、竹筍、金針菜、洋菇及其他山產或蔬菜。通常交易的時間是從下午四點開始,如遇周日則時間可能稍微提早。
3.東眼瀑布、東麓瀑布
  從插角站往前行約半公里,即至東眼橋,聞名的東眼瀑布即隱匿於此。瀑布的形成,跟地殼運動、地層構造、岩石性質等都有關係;東眼瀑布是因不同岩層的「差異侵蝕」而形成。瀑布形成的經過,起先主流與支流的河床一樣高。然因主流河床是屬於較軟的頁岩,容易侵蝕;支流河床則是較堅硬的砂岩,不易受侵蝕。而後主流向下、向兩側的侵蝕速度快;支流水量小,岩層硬,侵蝕速度慢,跟不上主流,乃逐漸形成不同的高度。其後主流往下愈切愈深,與支流的落差愈來愈大,於是便形成瀑布。在溪谷中,即可從河床山壁上看出以往主流侵蝕的痕跡。沿東眼橋頭左下溪畔小徑,跳躍山石,找一展望絕佳處,即可看到十餘公尺長的銀瀑,以極大的聲勢奔向底邊深潭,再與上游湍急的水流會合,浪花層層的往下游翻滾而去;在此露營野餐,頗為適意。
  從東眼至東麓,相距約三•五公里,東麓站僅有數戶農家,附近則有一萬國煤礦場。東麓瀑布位於東麓橋附近,下橋向下游行數十公尺,經過礦場,即可看見一斜傾於大石上的瀑布,像是一條十餘公尺的白紗斜掛在石壁上似的,然後緩緩滑落綠潭中。東麓站旁亦有石階可下至溪底,只見對岸石壁褶曲分明,溪中怪石林立,頗似十八洞天。至更下游處溪水柔緩的形成一寬長的幽綠深潭,有人稱此段溪谷為「濱漩谷」。
四、有木里綜合休閒農業園區
  由於時代變遷,社會功能多元化,農村環境以往單純的生產耕作方式,面臨新的挑戰與轉變;為突破農業發展之困境,必須改變傳統農業的角色,尋求突破性之農業經營理念與方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有鑑於此,遂著手規劃結合休閒型態、發展原為初級產業的農業,導向為提供觀光休閒遊憩的三級產業。
  行政院農委會特委請中景景觀工程有限公司規劃設計,將有木地區之農村風景發展成休閒農業之計劃功能。以自然資源保育及發展農業、增加農民所得為原則,在不失其獨具生態及美學特色之自然、本土、草根性農村景觀的前提下,具體落實規劃及設計,以達農業及農村功能之凸顯與擴大、方便休閒者之體驗與利用,增進國民遊憩、健康及增加農民所得,發展農村資源。
  該休閒園區係考慮有木里之自然、人文景觀現有設施及農村產業特色等資源之應用與保育,以山中傳奇為中心區域,結合外緣各休閒據點,配合農政單位的開發構想,發展出整體之農業休閒園區。
    (一)闢建目標:
 目標一:提供需要休閒人口回歸農村,體驗田園之樂的場所。
  都市居民因工作與生活緊張,繁忙、枯燥,使得其對休閒旅遊活動之需求與慾望日趨殷切,而農村具備農村漁牧資源,提供農村生活、田野景觀,係都市居民回歸農村、體驗田園之樂最佳的場所。
 目標二:活用農村自然景觀、田園與文化資源。
  農村自然景觀有農林漁牧生產,農家生活、民俗文物、古蹟、民宿、農莊等,皆具有很高的觀賞性、鄉土性、草根性與娛樂性的資源。藉由有效的規劃設計運用,可成為豐富的休閒資源與寬廣的活動空間。
 目標三:改善農業生產結構。
  為突破農業困境,將原以提供軍糧民食、工業原料的初級產業,導向提供農村自然景觀與農業文化資源之觀光休閒遊憩的三級產業。以改革農業生產結構,為農村增添新的活力。
 目標四:增加農村就業機會,提高生活所得。
  發展休閒農業,建設基本公共設施,調整產業,展售產品,改善環境衛生等,可增加農村就業機會,提高生活所得。
 目標五:增加農業教育功能。
  經由農業環境之親身體驗,並透過各媒體加以說明,達成農業教育之目的。
    (二)農業發展目標與方向:
(一)特產文山包種茶、石門鐵觀音之發展:建立產銷均衡發展系統,擴大宣傳,提高知名度,開拓銷售市場,建立分級包裝制度及各種特色茶,袋茶之開發。
(二)改進柑橘生產技術及品質改良:提供資源配合發展觀光果園,加強輔導改善品質,加強橘農組訓,辦理生產改進技術示範及輔導新興品種栽培。
(三)在養殖漁業方面,推動「精緻漁業」生產為發展目標,輔導漁民從事高經濟(如九孔、龍蝦、香魚、鱒魚等)效益經營。
(四)配合觀光發展休閒農牧場:選定景色優美緊臨觀光線之土雞場,加強休憩設施,改善公共設施,透過媒體傳播加強宣傳,提供臺北市都會區居民假日休閒場所。
(五)休閒觀光農業:選擇有特殊資源且具有開發潛力之地點,引進創新觀念,發展觀光休閒之鄉土旅遊農業,以增進國人休閒旅遊方式及場所。
    (三)景觀資源之一──自然景觀
(一)水資源:
 1.溪流:區內溪流皆為大豹溪的水源上游,平時水量緩緩、泉流不斷,清瑩剔透,完全為山脊的自然排水量,雨季時水勢湍急,沖刷沿岸河谷,造成岩石裸露於河床。
 2.溪魚:區內山溪陡降落差大,水流急速強勁,乃逆水高山魚天然的繁殖場,如固魚(苦花)、石賓(石斑)、鱒魚等。尤其鱒魚的養殖在此地已相當普遍,形成為北部山林區農產之新秀。
 3.巨石:受雨季急流的沖刷,沿溪巨石嶙峋,暴露於溪岩,與岸邊結為一體,造成親水性高的河岸遊憩區。
 4.瀑布:瀑布多位於河流斷處,在鐘聲山莊沿中坑溪河谷而上,沿線斷層多處,形成本區的瀑布帶。
(二)闊葉林:位於海拔七百公尺以下,未來經人為植林及開墾的保安林區,佔區內面積二分之一強,與柑橘園相鄰交界。主要林相由臺灣櫸、樟木、楓、赤楊、肖南、青崗櫟、光臘樹、油桐、泡桐、龍眼等所組成的天然混合林。沿著大豹溪河谷兩岸山峰滋繁,充份表現熱帶林豐富的植群生態與原野景致。
(三)柳杉造林:在陡峭的中海拔地區,為林務局柳杉植林事業區。杉相單純、整齊一致,多位於熊空海拔五百至七百山區,每隔林產伐木期後,植生改變強烈,生態活動力較弱。
(四)針葉林:屬於天然林相,由中低海拔針葉樹種,如臺灣杉、柳杉、杉木、二葉松、華山松等成混合林相。由於生態系穩,倚林而生的動植物非常豐富,野豬、松鼠、羌及山林鳥如紅山椒、冠羽畫眉、赤腹山雀、五色鳥等皆舉目可見,乃山林越野之自然佳處。
(五)農園:早期林班地承租戶來此開闢墾地時多種植柑橘、茶、竹等。在本山區,到處可見先民在闊葉林間開拓的遺跡;至今柑橘仍在產作,茶園則多已荒蕪,竹林點綴山林,略有農牧,這些開墾地多沿溪流而拓張,或深入闊葉林間坡度較緩的山區,交通極為不便,造成產銷的不暢。
(六)白茶:白茶為滿月圓特種茶味之標誌,有甘醇潤喉可口的功效。
    (四)景觀資源之二──人文景觀
(一)古厝:先民開墾時所築的房舍,取材自天然石材的石屋及磚造的獨宅,饒有古風淳樸的風味,屋內農具雖已不再使用,卻都是農業升級的遺跡。
(二)隘口:位於山中傳奇上方的獨立山,傲倨於中坑溪與熊空溪的交會口上,居高臨下,地形險峻;相傳為清朝劉銘傳在此平定大豹社番民,並在此隘口置炮臺鎮守。
(三)練兵場:位在獨立山下,平坦的沖積平原,為清朝練兵場及與番社交戰之主戰場;相傳二軍交戰狀況慘烈,清軍遭受突擊不敵,匆忙間火速撤離。日軍侵臺時,三峽庄的抗日行動大本營多潛伏於山區古道,於山谷迂迴形勢封閉之隘口,給予日軍致命的伏擊。一八九五年七月十三日,日軍抵達三峽與大溪交界的分水崙,義勇軍九千人鳴鑼追擊,堵住谷口,日軍流竄於本山區內受到嚴重的打擊,陣亡二百餘人。是為「分水崙大捷」。
(四)民宿:本區溪谷景致宜人,親水性高,較無山洪之危險,一直為北部縣市親水性野營活動的最佳去處。由於遊客日多,當地居民為了提供對遊客之服務,乃簡便的整理出留宿房間,稱之為民宿。目前較有規模者,鄭白山莊與薛家山莊可留宿二百五十人;仕軒山莊、山中傳奇可留宿一百二十人;翠竹山莊可留宿三十人;鐘聲山莊可野營二百人左右等。
    (五)景觀資源之三──旅遊景觀
  本區由於位於熊空溪、中坑溪、蚋仔溪等匯流之上游,水岸河谷遂沿著產業道路日漸開發;隨著戶外遊憩風氣盛行,加上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的開發,沿線居民之農林產業乃朝向休閒觀光方向經營。目前區內在休閒農業的土地使用上:有觀光果園、茶園、高山魚養殖、養鹿場、土雞場、養蜂場等。在休憩觀光之經營使用上則有:山莊、渡假木屋、露營地、釣魚場、餐廳、停車場等設施。
(一)有木觀光土雞場、雙溪彩蝶谷:
  「有木觀光土雞場」位於有木里雙溪彩蝶谷附近(鄰近八仙橋),場內飼有放山土雞近二千隻,隻隻因係放山飼養,皆豐肥結實。此為休閒農漁牧場之首站。而「雙溪柑橘觀光果園」,亦臨近彩蝶谷;由於所產之柑橘,果實碩大甜美,不但為觀光客所喜愛採食,更為果農增進收益。
  「彩蝶谷」又名「大壩尖營地」,位於雙溪里八仙橋附近。此處溪谷四周空敞,屬大豹溪溪谷,溪水和緩清澈;每當蝴蝶季節來臨時,溪谷中便有成千上萬的彩蝶,成雙成對的飛舞著,遂亦因此而得「彩蝶谷」之名。
(二)樂樂谷、蜜蜂世界:
  「樂樂谷」距彩蝶谷約一公里。此地為海山客運行駛大豹產業道路的最後一站,由此可往雲森瀑希、北插山下瀑布群及熊空山等風景據點。樂樂谷位於站牌旁之東峰橋下右端,又名「老開山莊」,其營地依溪傍而建,青翠山地,清澈溪水,溪中巨石點綴其間,原野風味濃厚。園區內陳設有舊式牛車車輪壹仟餘個,裝飾於入口處及園區內四周,古意盎然,別有一番風味;園區內並提供露營、烤肉、木屋住宿及餐飲等,為有木里內開發最早的遊樂區,亦屬插角溪上游最具規模的露營地。
  蜜蜂世界位於樂樂谷附近,屬養蜂人家所經營之觀光養蜂場;內設有蜜蜂參觀區,露營烤肉區以及蜂蜜展售中心。其以園區內之龍眼、柑橘、李子及各種花粉為原料、孕育品質優良之蜂蜜而別樹一幟。
(三)山中傳奇:
  山中傳奇之前身為「三峽寒帶魚養殖中心」,乃第八屆十大傑出農村青年徐正宏所開發經營,專事鮭、鱒、鱢(香魚)等寒帶魚類之養殖推廣。自民國七十八年起,山中傳奇為配合政府休閒農業之政策,除將原有養殖場開放給遊客觀光外,並積極規劃以魚類為中心之周邊休閒設施,如活魚料理餐廳、虹鱒釣場、天然溪釣場、電腦賽鱒場,提供消費者一個嶄新的休閒空間。另建設有渡假小木屋供遊客住宿之便利。此外亦將陸續展開三、四期休閒中心工程的開發建設、包括觀光茶園、觀光水耕蔬菜及本草綱目觀光藥圃、傳奇動物園、森林教室等,與園區內其他休閒據點相結合,成為一規劃完整的休閒中心。
(四)滿月園森林區、熊空瀑布群、大豹赫威健行
1.滿月圓森林區: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隸屬烏來事業區,由林務局所闢建,包括33、34、35、36等四個林班地,位於三峽東邊約16公里處。滿月圓山矗立在大豹溪的上游,海拔高約900公尺,是一個中低海拔闊葉混生林。其山形圓潤如滿月狀,因受東邊鹿背山、西邊啦卡、南邊塔開山及北插山環繞四周,使得山區濕氣瀰漫,長滿茂密的叢林,亦使得有「北溪頭」美譽的滿月圓以飛瀑流泉和優美的森林景致聞名。其中以青楓為主的變色葉植物,更是引入注目的焦點,在秋冬之際,滿山蒼翠逐漸轉為橙紅,色彩繽紛豐富,是北部賞楓的好去處。變色植物之外,區內野生蘭花、鳥類、以及沿溪飛舞的蝴蝶,和大小二十餘處的瀑布群,都具有觀賞價值,並提供人們觀察自然的絕佳素材。目前林務局在此闢建了循環步道,沿途附有解說牌及多項遊憩設施,滿月圓已成為北部最佳的森林浴場之一。
a.變色葉植物:
  滿月圓區內在秋冬變色的植物,主要是由青楓構成,其族群散佈在溪谷兩岸,最集中的地區在薛家山莊往啦卡瀑布、滿月圓瀑布步道下方的蚋仔溪谷,這裡的楓葉約在十二月底開始變色,至元月間已是楓紅處處。除了青楓之外,還有山漆、山稻杋舅、九芎、山枇杷、楓香(林務局栽種於步道旁)和杜英等。(註一)
  此外,滿月圓內另一特有景致,即本省唯一的山毛櫸純林。山毛櫸是溫帶植物,在亞熱帶的臺灣並不多見,成為純林更屬珍貴。山毛櫸純林位於北插天山,為落葉喬木,十月底至十一月初樹葉由綠色轉為紅黃色;十一月底則葉片落盡,枝椏光禿;至三月初,嫩芽初吐,全山坡上充滿生命活力的鮮綠。四季各有一番風味,亦是極富欣賞價值的變色葉植物。
b.賞蘭:
  在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內散佈著為數眾多的蘭科植物。雖然林務局拓寬人行步道後使環境變得乾燥,不利蘭花的生長;但在路旁仔細尋找,仍可看到白花根節蘭、羊耳蒜蘭和烏來倒垂蘭……等。花期從二、三月到四、五月不等。野蘭花的自然生長環境,主要在熱帶、亞熱帶原始林內潮溼、通風的地區,如溪邊、岩壁和森林邊緣。在臺灣共有三六○餘種,是顯花植物中最大的一科;三峽境內可找到的,就有一百二十餘種。(註二)
c.賞鳥:
  滿月圓是森林鳥類的居所,「有臺灣森林的皇后」美稱的紅山椒,是區內最耀眼的身影。清晨六、七點,遊客尚未大量步入時,在路邊的樹叢裡,可以看見牠們成群飛翔、覓食的情景。此外,「有滿月圓小精靈」之稱的紅嘴黑鵯、樹鵲、鉛色水鶇、冠羽畫眉、赤腹山雀和五色鳥等,都是滿月圓林常見林鳥。(註三)
d.賞蝶:
  夏季是蝴蝶出現最頻繁的時節,在滿月圓區內,沿著溪谷和人行步道,至少可以找到數十種不同的蝴蝶,像是色彩斑爛的紅蛺蝶、嬌艷的姬黃三線蝶、凝態高明的枯葉蝶……等都能見到。(註四)
e.瀑布溪流: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位在大豹溪上游,啦卡山、北插天山和滿月圓山環繞四周,區內長滿茂密的叢林,溪水十分充沛,有蚋仔溪、中坑溪和熊空溪三條河流,同屬大豹溪上游的支流。溪水清澈湍急,屬於幼年期河谷,大豹溪長年在山谷中切割而下,因此區內地形切割明顯,落差大,遂形成大大小小的流泉飛瀑,構成此最吸引人的自然景觀,此即北插山瀑布群。
  北插山瀑布群大小共有數十處,其中以啦卡、銀簾、小妮、妙音、虹紗、及處女瀑布較具代表性。沿著森林步道前行,可至第一登山口,步道由此分岔;左側為原有的登山小徑,傍溪而上,途中有小岔路可經滿月小橋至處女瀑布和虹紗瀑布。處女瀑布呈九十度垂直落下,是壯觀的簾幕型瀑布,前有小水池。虹紗瀑布則位於寬敞的山谷,紗樣的溪水從高聳的斷崖上飄下來。取右岔新闢的健身小徑行約二十餘分鐘,在高聳的峭壁旁可見澎湃的啦卡瀑布飛瀉崖下,瀑前即為細緻可愛的滿月小橋。(啦卡瀑布又稱滿月圓瀑布,屬於懸谷式瀑布,落差極大、氣勢驚人,是區內最主要的瀑布。)過小橋,穿行雜木林,約五分鐘可上到啦卡瀑布上游,銀簾瀑布就像簾幕般,靜垂於幽靜的溪谷裡。(銀簾瀑布屬於簾幕型瀑布,四周有平臺可供戲水、溪流切割後的痕跡十分明顯。)
  銀簾瀑布旁為支流溪,從支流溪左岸進入迷你的小溪谷,約五分鐘可看到隱藏在石壁中的小妮瀑布。(夏天攀登北插天山的人,走在小徑上,看到遠處白白一線銀鍊,即小妮瀑布。)從小妮瀑布原路退回到銀簾瀑布,繼續溯行主流,取靠左岸的路線,在岩石上跳行,約二十分鐘後轉個九十度的彎,遠遠地便可聽到妙音瀑布在山谷中鳴響。(妙音瀑布有如內雙溪聖人瀑布,雖然高度較低,但是寬闊的積水面衝下潭底時,整個山谷就被迴聲盪得響響的。)
2.熊空瀑布群
  位於熊空山區的中坑溪,在插角長谷中切割而下,形成雲森瀑布(又稱中坑溪瀑布)及心靈谷。雲森瀑布由姐妹、雲心、森山三瀑串成,形狀與氣勢均極壯闊。三瀑附近最大的活動地,谷裡常見彩蝶飛舞,充滿靈毓之氣。心靈谷的河床平滑有坡度,形成一個寬約六公尺,長約二十公尺的滑水道,是新興的滑水場地。在滑水道的下方約十公尺,即姐妹瀑布,在凸出的石壁下,即可見姐妹瀑布呈大小兩股由石壁傾瀉而下,奔騰入下方深潭。雲心瀑布深藏在熊空山區內,一席秀水從山崖缺口處奔流而下,映著天空的日光像極了來自太陽的金緞。瀑呈二段,水量很大均勻散成五、六公尺幅寬的瀑布,水勢輕柔,十分秀麗。瀑布兩旁植有楓樹,每到深秋,瀑水映著楓紅,景致如畫。在雲心瀑布旁有一指標直向上行,即是通往森山瀑布。第三瀑布水勢較小,但其居高臨下的氣魄,足令其他二瀑欽羨。
3.大豹赫威健行
  由蚋仔入山,經北插神木群、宇內溪至北橫的小烏來,沿途經過原始幽流的神木之鄉、巧奪天工的瀑布群,此即大豹赫威健行路線。其行程為樂樂谷─塔開神木─赫威神木─赫威瀑布─白紗瀑布─散花、玉牆瀑布─小烏來。
  塔開神木離鞍部不遠,立於危崖陡峭處,枝葉繁茂,遮天蔽日,是北插神木群中最大的一顆。塔開神木周圍,有許多小徑可通往其他二十棵神木,這些神木在造化的神來之筆下,各具姿態。尤其是八仙神木,由八棵神木緊挨著,煞是有趣。由八仙神木緊挨著,煞是有趣。由八仙神木朝西南方向往下走,即可到達赫威神木,赫威神木附近又有近二十棵的神木,這一路行來,神木連連,令人嘆為觀止。
  從赫威神木旁,沿小溪可直下宇內溪。宇內溪是小烏來瀑布的源頭,在陡峭的插天山系奔流,造成沿途連綿不絕的懸泉飛瀑。沿宇內溪底溪谷溯溪探訪,首見一雙層瀑布以驚人的聲勢直落潭心,即赫威瀑布。從赫威瀑布旁的小徑再往下即抵白紗瀑布。白紗瀑布高約二十公尺,懸於陡壁之上,一瀉而下,水花映著日光,潔白光亮似一疋白紗而得名。由白紗瀑布沿路標續往前行,穿過一片原始的櫸木林,過獨木橋,即見散花瀑布的水花漫天的灑落下來,飄飄忽忽,輕盈柔美;往右走即可見由兩道水柱並列垂卦,奔騰而下,氣勢奪人的玉牆瀑布。過了玉牆瀑布,再沿小徑走半小時,即可接上小烏來的產業道路而至小烏來。
〔註一〕:
  變色葉植物,包括葉片會變紅、變黃和變褐的植物,主要分佈在北半球溫帶區。在亞熱帶的臺灣,幾乎全年都是綠色景致,變色葉植物,就成為難得一見的景觀了。
〔註二〕:
  蘭科植物九十五%為平行葉脈,花開六瓣,其中一瓣稱為唇瓣,形狀色澤特別艷麗。此外莖部膨大如球,根粗而內含纖維管,都是辨認蘭科植物的要點。
  白花根節蘭屬大型的地生蘭,高四○∼五○公分,常群集而生。葉呈橢圓長形,表面有波紋、花純白色,夏季開花。烏來倒垂蘭常下垂倒吊於樹幹上,葉肥厚,呈鐮刀形,花黃白色,唇瓣狀如蛇舌,因此別名蛇舌蘭或倒吊蘭,花期四∼五月。寶島羊耳蘭,葉片呈長橢圓形,葉緣有波浪狀縐曲,花淡黃色,唇瓣呈桃紅色,花期為春末夏初。
〔註三〕:
  紅山椒:雄鳥體色鮮紅,雌鳥則呈鮮黃色,體型嬌小,是闊葉林內常見的留鳥。冠羽畫眉:額頭上有明顯的褐色羽冠,全身灰褐色,常成群活動於樹頂枝椏間。
〔註四〕:
  姬黃三線蝶:全體金黃,佈滿黑色紋路,翅膀邊緣有三條黑色細線,在三∼十一月間出現。紅蛺蝶:以紅、黑為主,飛行迅速,是分佈在山區的溫帶性蝴蝶,全年可見。枯葉蝶:當它靜止時,就像一片枯黃的樹葉,具有良好的保護色彩;整年都在山區活動。

第二項 三峽拱橋
  與祖師廟同為本鎮特有景觀之三峽拱橋,起造於日據昭和七年(1932)十月七日,翌年(1933)六月二十八日竣工,為當時對外交通之孔道。站在拱橋上,可以看出三峽的自然環境特色。橋下是三峽最重要的溪流之一──三峽溪;往上游方向看,前方鳶山聳立;右邊建築物密集處即為本鎮之街市中心。
  本鎮至日據時期,染布業、茶葉仍盛,然以往端賴水運運輸各項商品、日用品之運輸型態,於各地輕便道陸續築成之際,由於大嵙崁溪河水日淺,運輸功能又為臺車軌道取代,沒落之趨勢遂不可免。至大正十四年(1925),大嵙崁溪游石門附近之桃園大圳完工通水,引走大量溪水,其下游之水量遂逐年減少甚而枯竭。河流水量之急減,使水運條件更顯惡化。一位三峽民權街的老嫗回憶其於昭和三年(1928),時方六、七歲,曾隨父親坐船至艋舺(今萬華)遊玩;此後水運漸衰,三峽橋完工後,與板橋、臺北間之公路通車,水運遂漸告消失,船隻較日治中期已減少一半,一般貨物已甚少利用水運,至太平洋戰爭時期船隻更少,只充為採取砂石及渡船之用。三峽拱橋之告成,猶如水陸運交接之里程碑,宣告著水運時代的結束及陸路運輸的勃興。
  三峽拱橋為日人設計,其建設工費共計四萬四千九佰參拾參圓貳拾大錢,其中州費負擔參萬仇仟九佰參拾參圓貳拾大錢,地方民眾負擔伍仟圓,橋樑種類為鐵筋混凝土二鐵拱下路式公道橋,全長九三•三○公尺。其造圖形如下,請參考。

第三項 老 街
  三峽市街為清朝乾隆年間,福建省泉州府安溪人士,渡海來此屯墾的發跡地。鎮內現存最古老的寺廟為位於三峽溪旁的長福巖──清水祖師廟創建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位於長福街口的福安宮,創建於乾隆五十年(1785),最南側與八張交界處,也有一座土地公祠。所謂「街頭街尾土地公」,三峽市集便在這兩座土地公祠之間的地帶發展起來。而昔時的商店市集,為現今的民權街附近一帶及從清水祖師廟側的長福街與民權街交角處開始,往西南方向至三峽溪支流中埔溪為止,長約二百六十公尺。
  三峽鎮位於大嵙崁溪流域,昔日乃為港灣匯流之區,夙富交通水利之便,其地理形勢負山帶水;市街臨三角湧溪(今三峽溪),西南背負鳶山,西濱大嵙崁溪、西北與鶯歌隔水相望,而東南倚熊空山,有重山複水之勢。內山盛產林木、樟樹、並蘊藏煤礦;地形、氣候適宜種茶,自然資源豐富,昔因地利並成為平地與山區的物資集散之處。
    一、早期墾拓:
  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及其周緣係平埔族之一凱達格蘭族的分佈範圍。北起基隆,沿大屯山彙據野至淡水河口,南達桃園縣境。海山(註一)地區大嵙崁溪河域及山麓即此族居息地,附近一帶聚有霄裡、龜崙、武嶗灣、擺接等社。(註二)在大嵙崁溪右岸肥嶗深入內陸的高山地帶則有泰雅族人散居其間,聚集有大豹、詩朗等社。此地原屬霄裡、龜崙、大豹等社原住民之田原,相傳清康熙廿四年(1685年)泉州人陳瑜至海山庄(今三峽、樹林一帶)從事墾拓;乾隆初年漸有移民由對岸鶯歌石方面越過大嵙崁溪,到更接近山地的右岸來拓土,於是漸漸形成聚居的村落。
乾隆十七年(1752)年安溪人李國開屯居公館尾開拓荒地耕耘。乾隆二十年(1755年)安溪人董日旭隨後亦到三角躅地方屯墾,其所闢之地已及於公館尾、公館後、八張、中埔、礁溪等地,允為三峽地區開闢之先驅;迨乾隆末年,陳亮、羅廣祿等人並已向東南山區推進,在十三添土名犁舌尾一帶向需崙灣接四社給得埔地開墾成園。嘉慶初年,有泉州人陳金聲繼闢中埔、十三添等地。
    二、街肆漸興:
  三角湧最早建立的廟宇是位於與八張交界處的土地公祠。乾隆三十四年,代表三角湧及周圍地區安溪村民信仰心中、團結力量的清水祖師廟--長福巖建成。乾隆四十年(1775)閩籍永春縣的住民義捐興建興隆宮(媽祖廟)於今民權街現址上。而在公館尾聚居的李氏族人亦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共同聚資創建宰樞廟(上帝公廟)。乾、嘉年間(1781∼1800)三角湧地區人口增聚,漸漸形成熱鬧的街肆。乾隆五十年八月,庄民在祖師廟右後方,庄境西北角往鶯歌石的路圳邊設福安宮(土地公廟)。當時住民多以耕作為主,輒以伐木、製炭、採藤為耕耘之餘的副業。立於道光三年(1823)的〈杜賣盡店根契〉清楚的記載今天民權街(舊稱三角湧街)五三號的街屋當已是間店了(此店為立契人父親所遺下)。
  清代中期,三峽人口逐漸增多,交易漸盛。三角湧的街肆,初以附近各庄住民農產及日用物品交易之市場而起。當時交易貨品多為附近田園山林所產的農產品。嘉慶、道光以後,產業日漸興盛,近山菁染植物的盛產,促成街內染布業的興起,進而同行聚市,街肆的規模因此而大有進展,並以之為特色。三角湧街北段(下街)店屋的歷史,由古契資料已可推及嘉、道之際。據傳中街一帶,以今民權街九六號之屋址有一百八十年歷史為最早(時約嘉慶中葉),惜無其他證據相佐,惟可知中街帶歷史殆不過此。另據同治三年(1864)之〈杜賣盡根瓦厝契(楊士爻)〉(註三)所示,其時中街一帶尚舊稱頂街,顯見同治以前(1861),三角湧街肆的範圍只有中、下街一帶。
  迨同治年間,外商鼓勵植茶,並採購樟腦,使得三角湧的物產交易市場更為擴大,商業機能的需求因而大增,街道也隨著快速發展,店屋再向南延建,直抵山、溪相會處;因地形所限,再往後的發展,只有越過中埔溪或轉往街的北方了。
    三、撫番重鎮
  晚清時期,北部臺灣由於茶葉、樟腦的產量大增,淡水港對外貿易愈發達,而基隆的煤產對於遠涉重洋東來的外國輪船更是最佳補給站,時遭外人注目,於是北部的地位駕臨全臺。光緒十一年(1885)劉銘傳來臺擔任巡撫。翌年,時值牡丹社事變,番人叛亂之後,清廷才認清「開山撫番」乃治臺要務,以劉銘傳兼任撫墾大臣,設撫墾總局於大嵙崁,進行「撫墾」計劃;亦即是往內山墾拓,撫「生番」界而墾「生番」界,三角湧亦設有撫墾分局,並於獅子頭、加久嶺兩地設防番屯所,各置兵數十名,藉以對南方山地施以教化,臨以威德。十三年,三角湧南部之大豹番社「番叛」,平定後從此山地始漸撫平。
  是年,並於三角湧設「三角湧腦局」,厲行山地開發山地政策,倡導煮製樟腦事業,以提供經費供撫墾之用。由於劉銘傳積極推動撫墾,山地為之開放,並使樟腦製業發達到盛產顛峰;同時因藍靛的出口沒落,相對茶葉出口正興,獲利亦較高,再加上圓菁的產地極適合茶樹生長,農民遂都改種茶樹,茶園與茶產顯見大幅成長。
  三角湧的經濟產業由早年出產山菁而植園菁,及至樟腦與茶葉的起而代之又擴大之相續不斷,同時燒製木炭、染布等產業亦愈見發展;由於可供居民營生的資源多,又繼以劉銘傳撫墾措施之經營,產地開發及商業交易熱絡,遂提供街庄發展的原動力,造成街肆的快速發展。由於商況興隆,街屋迅速往南側增蓋延長,蓋此處正當山產出山之徑,又以地形所限,鳶山與土地公坑溪間的腹地漸狹,在兩側店屋紛起之下,由店屋相挾而留出的街道遂在山坡與溪溝間游移;東側的店屋到了南端盡處,深度大約只為二十公尺,僅能容下店面及基地的生活空間,在建築形式上只有一進而已,屋後直迫溪岸。三角湧街的發展,至此已達盡頭,再無腹地可用。同治五年(1866)的〈杜賣地基字(董永固)〉(註四)已用三角湧中街之稱呼。頂(上)街似已改稱南段新形成的街區。
    四、日軍焚街:
  清廷與日本訂立馬關條約,翌年五月底,日軍登陸臺灣,六月南進時,我三角湧志士仁人群起反抗,殪厥酋卒數千眾,傷亡慘重。日軍大為忿惱,遂採取焦土戰術,焚夷村落,實施大屠殺以血洗三角湧反抗地區。於是日軍集結重整後出擊,攻陷大溪,後回攻三角湧,沿路且燒且進;廿四日擊潰義軍的反抗,進入市街後即放火燒街,三角湧街被焚數小時後面目全非,繁盛市街殺那化為灰燼,街無完牆、屋無全瓦,所有街庄盡成廢墟。
    五、街的重建與發展:
  三角湧街在日軍報復性的焚街行動中,不僅房舍、寺廟多遭燒毀,居民亦紛紛逃往山區避難。其後在日人安撫政策之下,庄民才陸續回到街庄,以就地重建之方式,整頓家園;浩劫燒去清代三峽街庄的原始面貌,所有房舍皆在廢墟中逐步重建,在日治初的十年中,重建工作大致告成,市街也慢慢回復舊觀,地方的發展在日人體制經營下有了不同的演變。
  走在今天的民權街上,「老街」的景象正是大正五年(1916)「市街改正」後的面貌。三角湧街以舊有基礎就地重建而成,街路仍似晚清模樣,曲折、寬窄不一,寬度約在六尺到八尺之間。大正四年,新任支廳長(三角湧當時屬桃園廳轄下的支廳之一)達脇良太郎氏到任,見到原有街道狹小且寬窄不一,而屋簷又參差不齊,且無排水溝感到極不衛生,翌年即著手市街的改正。將原來的「亭仔腳」和部份室內拆退,新建的騎樓全部採用磚造,建起磚栱騎樓和三拱式牌樓街面,於是街面整齊劃一,在牌樓面的裝飾上更受到日本及西方的影響,使這條歷史悠久的商業街面目為之一變。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街屋除了少數日後又有增改之外,大部份便是這次改正下的產物。
  附記:如欲進一步瞭解三峽老街的形成與構造,請參閱中原大學建築系歷史與理論研究室叢刊的「街屋立面調查與研究」專冊。

第二節 古蹟
第一項 寺廟(長福巖清水祖師廟)
  三角湧自開闢以來,所建立的諸多廟宇中,長福巖清水祖師廟無論在時間性、傳統性、以及雕刻建築上,均有其獨到之處。茲介紹如下:
    一、沿革
  臺灣開拓之初,泉州安溪籍移民帶來家鄉的守護神祖師爺,並陸續在各開拓地點創建廟宇供奉,全省至今大約有近百座祖師廟。北臺灣最具規模者有三處,分別位於三峽、萬華及淡水,成為安溪移民團結之中心,而以三峽祖師廟歷史最悠久。自創建以來,三峽祖師廟(長福巖清水祖師廟)即為三峽地區住民之信仰及社會經濟中心。
  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角湧、石頭溪、海山口、鶯歌石、中庄、二甲九、橋仔頭等地的安溪人洽議籌建祖師廟,供奉祖籍神明清水祖師陳昭應,三角湧以其地位適中,成為建廟所在,另一方面也顯示三角湧自入墾以來,經過多年的戮力發展後,其人口與聚居規模已成為海山區的重要庄頭之一。
  祖師廟創建之初,均由庄民集資新建,共同信奉,並成立組織管理寺廟的行事。乾隆三十四年(1769),祖師廟落成,成為海山區多數民眾的信仰中心。祖師廟以姓氏分為七股,逐年輪值主持廟務以及每年農曆的正月初六的祖師誕辰祭祀,屆時包括柑園、樹林、鶯歌石等地在內之信仰圈內之民眾均以盛大之殺豬公拜拜慶祝,並請樹林信仰中心濟生宮保生大帝過往看戲。而境內之土地公廟等亦視長福巖有如地方的城隍廟而認為有隸屬關係。
  祖師廟除為信仰活動中心,在早期街庄社會中亦被賦予兼具教化功能之場所;嘉慶十八年(1813),本地人陳川於開墾耕作之餘暇,借用祖師廟內開設書房以教育學生。同治年間開闢烏塗山區墾隘的人士亦曾聚集於長福巖商討「鳩資防守六寮,兼巡石隘」之墾務,在安溪人篤信的祖師公廟堂中議定諸事,有其告神誓罪,祖師明鑒、以昭公信的社會意義。日軍登陸之初,民間組織的義民營亦以祖師廟為籌畫軍事之所,在此召集各營管帶,指示抗戰機宜,並以之為糧秝、器械存放處,設糧臺與軍械庫。
  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軍駐本地,因遭義民軍抵抗,死傷慘重,而焚夷村落時,祖師廟亦遭縱火焚燒,一片殘籍。乃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十月重建落成,並自艋舺迎回寄放之祖師像奉祀。光復後的重建,乃在地方人士及信徒的維護、專業工匠的努力、以及主事者的嚴格要求下,每一細節皆極盡雕琢之能事。從廟頂、屋簷、牆壁、柱子至各部份,皆裝飾得華麗精緻,而顯示出不同於其他廟宇之價值觀。
    二、清水祖師
  每年農曆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師的誕辰祭日,在這一天,各地祖師廟皆以結綵點燈、準備牲禮或演戲來祭祀,並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其中又以三峽長福巖的規模為最。每年這天,三峽鎮家家戶戶皆準備豐盛的牲禮,並且舉辦壯觀的「神豬競賽」,在廟前搭起裝飾繽紛華麗的彩棚,表達信徒們對祖師爺虔誠崇敬的心意。長福巖祖師廟為三峽、樹林、鶯歌等地之信仰中心;相傳於日治末期,日人強征本地青年至南洋各地充當車伕,三峽地區青年被征調近二千人,他們離開家鄉時,皆隨身攜帶祖師廟的「香火」以祈求平安。由此可見祖師廟在本地人心目中之重要地位。
  清水祖師,又稱「麻章上人」,閩南多稱其為「烏面祖師」。臺灣民間通稱其為「祖師公」;而清水祖師的分身,別稱「三代祖師」、「蓬萊六祖」、「顯應祖師」、「照應祖師」、「輝應祖師」、「普庵祖師」,更有稱其為「落鼻祖師」。有關清水祖師的傳說很多,各廟記載皆有差異。茲分載如下:
一、三峽長福巖祖師廟
  祖師本名陳昭應,北宋開封府人,曾追隨文天祥抵抗元兵,其後隱居福建安溪清水巖。當地人建祠堂崇祀,尊稱為清水祖師公。其載文:『祖師,本名昭應陳姓。河南開封人。其祖上宋廉思公,宋太祖乾德二年廣海軍稱度使加檢核太傅。征契互胡虜有功,封護國軍節度,歷封疆鎮撫市政。崇信釋氏有恆,教子孫以忠孝報國為本。迨而祖師時也,大亂,徒遷南渡臨安(杭州),投效武軍,南征北戰,功忠漢族。後率眾移閩之泉州安溪,卜居彭內清水巖,墾田訓民,啟發漢族精神、恢復失土。至天下被混,版圖易色,即改裝佛徒僧服,週遊閩越,勸化反抗異族。事敗,潛回故里,示兒輩及民眾曰:「我華夏自宋以來,多受異族侵凌鐵蹄之下,不能復國。今我老矣,你我世世宜守吾言,抱雪恥復國,以安漢族。」至明季,其子孫引眾從朱元璋滅元。明太祖立,勒封香田,重建廟宇……』,則祖師乃以聖成神也。
二、龍山區祖師廟:
  清水祖師俗姓陳,名應,或曰昭應,法名普足,宋仁宗慶曆正月初六日誕生於福建省永春縣小姑鄉;自幼即出家,初於六雲院。其後獨自前往高泰山,修持戒律,然苦於無明師指點,終難底於成,乃走往大靜山,以明松禪師為師。從而參讀釋家經典三年之久,終於悟道,明松禪師授予衣缽,並告誡曰:「我佛最大功德,莫如行仁,是以要捨棄萬緣,務以利物濟世為職志。」回到高泰山後,再遷往麻草,遵照明松禪師之意旨,施醫濟藥,普救貧病,凡是經祖師診治者無不奏效,麻章人士遂尊其為「上人」。此乃清水祖師又稱麻章上人之由來。
三、其他傳說:
1.烏面祖師之由來:
  關於此傳說有二:
  (1)祖師初至清水巖時,有惡怪在岩洞裡搗亂,祖師爺遂與其鬥法。惡怪要祖師進入岩洞,用煙火連燻七日七夜,祖師仍然活著,然全身被火燻得黑如黑炭,就此面色黧黑。惡怪佩服其功力,便聽其指揮,亦即所謂之蘇張黃李四大將軍。
  (2)祖師未曾出家之前因嫂嫂臨盆生產,無法炊事,請其上山砍柴。其後嫂嫂因看見火沒有柴薪而依舊在燃燒,心中納悶便走近一看,卻發現祖師以兩腳伸進灶洞代薪,放在火中燃燒,嫂嫂不由得大吃一驚,想要將祖師拉起,不料祖師全身陷入火中,只見炊煙冉冉上升,而不見其身體。此乃因祖師全身進灶,從煙筒中直昇天空,因黑煙而致祖師之面孔成為黑色的。
2.祖師為宋代人,因幼小貧困,為泉州府南安縣英搭鄉某寺廟所雇用,其住持對祖師非常刻薄,便至安溪清水巖修業,在巖下發現一個洞穴漏出米來,便將米分與眾民;後有人至清水巖,以竹木插入石穴,莫知其深。由於祖師在此修道得業,泉州人便於其處建清水祖師廟,加以奉祀。
3.清水祖師本名陳昭應,為福建省永春州小姑鄉人,自幼即至六雲寺出家為僧,後得道,法名普足,明朝萬曆年間,安溪、永春一帶大旱,農田遭殃,祖師乃祈神求雨,並以杖擊地,遂獲甘霖,靈驗顯著,因之被稱為清水祖師。
4.祖師時常指著閬山而對信徒說:「那裡真是佛家之鄉,幾十年後,我要在那裡現身。」祖師之預言在其圓寂之後實現;紹興四年七月初十,雷火燒著閬山,徹夜通明,熄後附近民眾,攀登險崖前去察看,到了一處人跡罕至的石門之前,供奉著祖師的神像。眾人看了認為是祖師現身,即在石門前興建廟宇,加以奉祀。
5.祖師曾經作過屠夫,一日媽祖顯身,托他洗滌污穢之物,祖師拒絕了。然他忽見穢物變成青色神旗,驚問緣由。媽祖乃對他說:「你想成神嗎?」祖師點頭,媽祖問他是否願意放棄屠宰之業。祖師自感慚愧,立即以行動表示自願,遂用屠刀剖開腹部,取出胃腸,清洗乾淨,然後再行納入腹中。媽祖就此點化他而後成神。後世之人乃崇拜祖師為清白之神。
6.相傳每逢天災地變,祖師爺的鼻子會先掉落以示警告,因此又被尊稱為「落鼻祖師」。
    三、祖師廟巡覽
一、建築樣式:
  長福巖祖師廟創建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初時僅為一小庵堂,一八三三年(道光年間)因大地震遭毀塌而重建,此時方稍具規模,至明治二十八年(1895)又慘遭日軍焚燬,其後再度重建,其樣式為合院兩進式廟宇,及中殿皆為單簷燕尾式。光復後,由於年久失修,廟中住持乃要求修廟,且正值戰後,受日軍征召之三峽青年都帶有祖師廟的香火包而都能平安歸來,因此聯合請願修廟。最初成立重建委員會時,係由陳炳俊擔任委員會主席,後病逝,改由李梅樹教授接任,時為民國三十六年一月一日。在重建之初,李教授至全省各地名廟參觀,親自繪製祖師廟設計圖,然後公告廣徵匠人,並四處找尋優秀的匠師。工程中之一草一本皆須經其認可方能施工。起初匠人對李教授難免有不服之心態,然李教授以銳利的眼睛,能看出尺寸的權衡比例,且由於藝術的深厚涵養,使其於造形上亦有獨到之處。漸漸地,匠人皆接受了他的領導,並於施工時不敢馬虎;因此,長福巖重建後的細致,考究,其成就乃是由李教授所直接促成的。李教授建廟的理想為:(1)宏揚傳統文化。(2)吸引觀光客以繁榮地方。(3)以藝術所表現的美善化群眾。今日的長福巖祖師廟,每一細部皆極盡雕琢之能事,從廟頂、屋簷下、牆壁,至柱子………皆裝飾得華麗精緻,此亦臺灣近年來廟宇之趨向。
  長福巖的座向是坐壬兼亥,為三進九開間殿堂式廟宇,與萬華龍山寺相若,同為完整的格局,即中殿居中獨立,與四面之前、後、側殿隔有中庭,而以過水廊與兩廂相連。廟地約六百坪,廟身面積約四百坪,廟埕的一部份為廟地,一部份則為道路用地。第一進為前殿,中間三川有三門,兩側門因受付處及服務臺佔用而不供出入,外側圍以劍門。為了不使木結構受煙薰,天公爐置於入口階梯下,而中殿的香爐則放在丹墀近前殿處。前殿兩側為五門,東側龍門,西側為虎門,為休憩之所及次要出入口,有椅子可坐著欣賞樑架上之雕刻。五門與兩廂相連,鐘鼓樓位於兩廂上,東側為鼓樓、西側為鐘樓。前殿與中殿間為丹墀,即中庭。丹墀可說是視覺上的過渡空間,能襯托及形成視景。前殿、側殿、兩廂及過水亭圍繞四周連成一氣,可自各個角度欣賞廟宇建築。
二、整體風格:
  長福巖屬於臺灣傳統廟宇後期型的風格,即前殿採三個獨立屋頂的組合,並為五門制,中殿則為重簷歇山迴廊式。然其與其它傳統廟宇建築不同之處,細觀之則有以下各點:
(1)全部以藻井做成暗厝型式。以往祇有殿堂式廟宇之中殿及三川殿才用此種做法,此種做法係代表尊貴,即做得愈華麗則愈顯尊貴。
(2)壁體全用石作。
(3)樑為栝形,與傳統之橢圓形不同;且不用彩繪,而以浮雕貼金做為裝飾,格調迥異。
(4)廂房為兩層樓式,樓板及樑使用鋼筋混凝土構造,二樓再以古法做出側殿及鐘鼓樓。
(5)在外型上不似傳統廟宇的柔和,朝水平向延伸;而是雄偉,朝垂直方向延伸,並受李教授寫實風格的影響。
  此外,在長福巖風格上亦有以下幾點特徵:
(1)裝飾意味極為濃厚。
(2)承襲傳統建築的精神、外型嚴謹。
(3)各殿屋頂皆採重簷。
(4)傳統工藝與正統美術的結合。
  祖師廟有長久歷史傳統,集結眾人的智慧及技術,記載當時和當地的歷史,並且顯示民間藝術和社會的審美觀,由於自重建之初起,即由彬司派的弟子持篙,他們師承同門,因之在做法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另一方面,在李教授嚴格的要求下,每一圖樣、成品及漆色皆須經其過目方予認定,使建廟風格能循一定之原則發展;而李教授也採用一些西洋風格,較為典雅莊重,有別於傳統之古樸格調。然長福巖亦多採古法施工,負責建廟的各部份匠師皆為正統流派的優秀匠師,樣式上亦多循古制。大致上,祖師廟是依照傳統廟宇的規制而重建,其中自有觀賞的脈絡可尋。
三、祖師廟特色:
  長福巖祖師廟依照廟宇之整體風格觀之,可歸納以下幾項特色:
(一)佈局:
  祖師廟的佈局屬於「回」字形,亦即以前殿、後殿(尚未建)及左右兩護室構成一個封閉的空間,而正殿則獨立的矗立於中央,特別顯得氣派雄偉。依傳統廟宇之等級而言此種正殿居中獨立之佈局,可謂為其中之最高型式。
(二)廟頂:
  祖師廟的屋頂乃層層疊疊,且屋脊非常之多,每根脊上皆有豐富的剪黏裝飾,具有富麗堂皇的視覺效果。剪黏藝術使廟宇更形美崙美奐,然此種裝飾技巧僅出現於閩粵地區。其製作過程為泥匠完成屋脊後,剪花匠則按所需對正脊、垂脊、及戧脊等三條脊作裝飾處理。長福巖三川殿正脊採「雙龍搶珠」為題材;五門則是以「麒麟負八卦」有鎮邪之味。正殿正脊採「雙龍負塔」為題材,塔高九重,較一般五重塔高出甚多。長福巖僅於木雕部份上漆並貼以金箔,在各構件上貼金,具有金碧輝煌的效果,是傳統廟宇慣用的方法,而長福巖貼以金箔的部位很多,是以益顯得富麗堂皇。
(三)石雕:
  從前殿石階開始,地面、牆壁、廊柱全用石頭砌築而成,乃一座以石為基,以木為頂之廟宇。祖師廟的牆壁全數採用石材,各種石雕之技法及內容均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同一面牆上,由上而下,常常可以觀賞到不同的雕法,不同的題材內容,莫不引人入勝,精緻而生動。此外,石壁上雕刻之花鳥,很多皆出自當代名畫家之手筆,如林玉山、歐豪年、王逸雲等,乃傳統民間工藝與正統美術的結合,此亦一大特色也。
  石雕絕大部份是用深灰色的觀音山石,其他亦有用花崗石的,無論圓雕、浮雕或透雕,皆精緻生動、美妙絕倫。如鎮守正門氣勢非凡的石獅,前殿石窗人物之雕刻(黃鶴樓周瑜設詭計、華容道關公放曹操、金雁橋孔明捉張任、飛龍案包公審狄青、鴻門宴等),均可看出石雕師非凡的手藝。
(四)木雕:
  木雕材選用檜木及樟木,為防蟲蛀,在雕成後貼以金箔。無論花鳥、人物、飛禽、走獸皆出自名家手筆,如拱角十六隻飛鳳,氣韻生動,為林松師傅之遺作。其他亦有出自木雕名匠黃龜理、李松林等之精心傑作。雕刻所要強調的是一種主題,即一種精神。廟宇的雕刻常反映是非善惡、歷史典故、民間故事等,因之雕刻的題材多半偏重於此。長福巖木雕的題材內容多以歷史演義與神話故事為主,如三國演義、東周演義、封神榜等。又每幅雕品均係一塊木料刻成,諸如前殿內拱的獅子,胸前的垂鍊和鍊子中央的鈴鐺,與獅子腳踏的球,球內吊一小球,全為一木雕成,由此可見木雕手藝之精巧與細穎。
(五)銅雕:
  在臺灣廟宇中,長福巖首先以銅雕藝術作為裝飾,包括五門、前殿正門之哼哈二將門神、四大天王及四大金剛,以及部份牆堵,皆由李教授指導藝專學生來完成。牆上之巨幅銅壁,內容包含岳飛精忠報國、木蘭代父從軍、勾踐臥薪嘗膽、田單火牛陣復國、蘇武牧羊、孔子問禮於老子、黃帝發明指南車、楊震說四知等故事,深具教化及政治意味,為傳統廟宇中少見的題材。兩側廂房外壁的水車堵亦皆以銅浮雕,故事題材多為佛教內容。此外,中殿階梯下的銅獅子及廂房的銅製窗櫺,設計皆具精巧而獨特的風格。
(六)柱子:
  祖師廟之石柱、銅柱(花鳥柱、龍柱、點金柱)數量之多,冠於各地寺廟,現已豎立一二二根,全部完工時,將高達一五六根,為最引人注目的重點。石柱根根精心雕琢,可分為雙龍、單龍、花鳥柱及附有對聯的圓柱。中殿四對花崗石大柱,有于右任、賈景德、閻錫山、高拜石等名流撰寫之對聯,由石匠陰文鐫刻。環繞中殿的廊柱共有十對,正面三對為全廟中石雕的精華,中間一對為百鳥朝梅柱,靠中央一對為雙龍鋒劍金光聚仙陣,外面一對為雙龍朝三十六關將十八騎。每根石柱均費時一千多個工作天,而柱頭亦有特殊的倒捲樹葉形式的圖案,一般稱為「白菜頭」,乃衍自希臘柱頭的裝飾式樣,富有變化的曲線,使傳統廟柱造形顯得更豐富。
  清水祖師廟建廟以來大事年表
乾隆三十二年(1767) 三角湧、石頭溪、海山口、鶯歌石、中庄、二甲九、橋仔頭等地之安溪人,洽議籌建祖師廟,於八月間興工,並以姓氏分為七股,繼續籌備建廟基金。
嘉慶十八年(1813) 本地人陳川於開墾耕作之餘暇,借廟內設書房從事教育工作。
道光十三年(1833) 臺灣北部大地震,長福巖部份遭受損毀,便再度募捐,以建立較具規模之廟宇。
道光十三年(1833) 北臺灣首屈一指之文人陳維英,曾為長福巖撰聯三對。
光緒二十一年(1895) 因日軍侵臺,長福巖於戰火中遭焚毀,本地信徒事先已將祖師爺神像移至蘇姓公厝安放。
民國廿十七年(昭和十四年)(1938) 本巖財產管理權由三峽街役場小林堪藏街長代理管理。
民國三十四年九月(1945) 本巖財產管理權由代理三峽街長李梅樹接管。
民國三十五年一月十五日(1946) 召開原委員會委員會議(各股二名)。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八日(1947) 組織管理委員會及重修委員會成立。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十五日(1947) 成立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公有財產管理委員會規章草案,同時由三峽鎮公所歸還財產管理權予本巖管理委員會接管。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二十二日(1947) 民國三十六年農曆正月初一開始募款工作。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二十四日(1947) 謹告重修募款。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二十八日(1947) 召開財產管理委員會及重修籌備委員會議,呈請臺北縣政府募款及附呈工程計劃書以為備案。
民國三十六年三月九日(1947) 農曆二月十七日丁亥日卯時,重建工程破土。
民國三十六年七月七日(1947) 長福巖清水祖師廟重修,慶成籌備委員會組織章程。
民國三十六年八月十七日(1947) 農曆七月二日早晨,重建興工。
民國三十八年六月二日(1949) 推薦主任委員陳炳俊,副主任委員李梅樹、劉鉅篆。
民國三十八年六月(1949) 原三峽人,遷居豐原之詹有義氏樂捐木材。
民國三十八年七月十四日(1949) 購德山產花崗石,總值舊臺幣55,100,000元。購自臺華石材工廠─蔣鹽生。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1949) 舊曆十月十二日卯時,前殿上樑典禮。
民國四十年十月十日(1951) 本巖重修委員會徵聯啟事(臺灣新生報九月二十五日十一月十二日聯合報十一月十九日臺灣詩壇十月十日)。
民國四十一年八月五日(1952) 徵聯入選者榜示詞宗,賈景德、胡商舜、林熊祥。
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六日(1952) 本巖財團法人成立大會。
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1952) 臺北縣政府依法許可本巖之財團法人組織。
民國四十二年五月五日(1953) 臺北地方法院首屆法人登記批准。
民國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1953) 加入中國佛教會臺灣省分會,北市分會。
民國四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1953) 本財團寺廟登記。
民國四十五年一月(1956) 予約買賣建物基地辦理登記117-1地號等筆。
民國四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1959) 本廟誦經團成立,第一次招募誦經生。
民國四十八年十月十七日(1959) 第二屆法人登記及信徒代表及董事改選案。
民國五十三年十月十六日(1964) 參加中國佛教會臺灣省臺北縣支會。
民國五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1966) 第三屆法人登記及信徒代表及董監事改選案。
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967) 舊曆十月十日子時,建廟二百周年及重建二十周年及鎮座典禮。
民國五十七年二月二十四日(1968) 祖師爺神像迎回長福巖。
民國七十一年九月一日(1982) 郵政總局發行本巖木雕建築郵票一套四張,三峽郵局並於本巖設置臨時郵局。
民國七十二年二月六日(1983) 本巖重建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梅樹教授逝世。
民國七十五年五月(1986) 正殿神龕竣工。
民國七十六年十月(1987) 正殿黑壇柵欄竣工。
民國七十七年元月二∼四日(1988) 舉行三峽長福巖慶成祈安建醮大典(五朝醮典)。
民國七十八年二月十七日(1989) 李登輝總統蒞巖參觀。
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90) 舉行新舊任董事長交接典禮,新任董事長:陳天賜先生。

第三節 歷史遺址
第一項 抗日古道
  位於民權街尾往大溪之古道,有一小小的土地公祠位於路旁,相傳是本鎮最早建立的廟宇。土地公祠前這條越過山崙,通往大溪的小路,早期不但為三峽之入山要道,更是三峽人抗日的古戰場。清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戰敗,次年割讓臺、澎給日本。在日軍登陸、往南推進途中,三峽一帶的住民組織抗日義軍,便是在這條羊腸小徑上給予日軍重大創擊。如今古道景觀已變,多數路徑均已湮沒不清了。
一、分水崙大捷:
  七月十三日清晨,日軍陸路部隊亦開拔,由坊城少校率領軍士準備循土地公坑(福德坑)(今中埔溪)前往大溪;此處山路越入越險,山谷迂迴,形勢封閉,為埋伏夾擊最理想的袋形陣地。八點鐘,日軍抵達三峽與大溪交界的分水崙(烏塗窟),義軍數千人鳴鑼追擊,堵住谷口,再以九尊大炮由其後予以猛烈攻擊。日軍流竄於狹谷之內,歷經三晝夜的苦戰,正處於彈盡糧絕之時,龍潭的日軍大舉馳援,義軍方暫時收兵。此役日軍陣亡二百餘人,四日內共耗損彈藥六萬多發,義軍僅死傷十數人,乃名符其實的大捷。
二、表忠碑:
  隆恩河戰役之後,原三角湧在鄉軍人分會為頌揚日軍殉難軍士,並欲使三角湧附近戰跡能永傳於世,擬議由會員捐資建立紀念碑。大正九年(1920),地方制度改正之同時,該分會解散,其所籌建設費隨即移交與臺北支部暫管,嗣海山分會成立再移交該分會。大正十二年(1923),十一月二十五日,於鳶山山脈中腹建立之表忠碑舉行揭幕典禮;至昭和二年(1927),再就附近整地闢為公園,即今日之鳶山公園。
  表忠碑碑文如下:
  嗚呼!鬼神泣壯烈者,三角湧血戰之事跡也。臺灣鎮撫之時,坊城支隊徇大嵙坎溪諸邑,特務曹長櫻井茂夫等三十九名,蹴舟運餉,敵欲絕糧道,兩岸夾擊我舟,應戰悉殪,生存者僅四名,孰無不創痍矣?時明治二十八年七月十三日也。
  臺灣軍司令官陸軍大將福田雅太郎勒石以表其忠勇云。
第二項 陳邱之碑
  陳邱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被收錄為隘男,後晉升為伍長,服務於枷柃腳(瓦厝埔)駐在所。明治三十七年(1904)參與大寮地蕃人討伐,於是年五月二日前進中,遭受蕃人狙擊而成仁,時四十四歲。同年十月由三角湧支廳長發起,承廳員及隘勇同仁之醵金,建碑於陳邱宅前。翌年凶蕃鎮定後,將其遺骨埋葬於碑下,嗣後陳家衰落,遂任其荒廢。至昭和四年(1929)四月二十七日方由三峽庄長陳佛齋募款,將其遺骨遷葬他處,並移建石碑於現今大埔小學校庭。
第三項 殉難警察官之碑
  建於三峽公園內之殉難警察官之碑,係紀念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十一月七日以後殉難之警察警部高橋隆一等七名,日據時於每年七月十三日舉行定例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