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章 宗教
第一節 光復前之宗教信仰
第一項 本鎮移民社會宗教信仰之形成與發展
一、概說
有草木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寺廟,由此可以洞悉國人對宗教信仰的根深蒂固之程度。同為炎黃子孫的本省人,對神明信仰,遠比大陸各省更為普遍且複雜,究其原因可分為下四點:一、精神的寄託。二、促進地方和諧,減少作奸犯科。三、以寺廟為中心組織各種團體,而達自衛、教育、娛樂等等之功能使居民團結合作。四、透過神明會也可把同籍或族人整合起來,形成一股力量,以利抗拒自然及人為的災難。早期入墾本鎮之漢移民,大多係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信仰清水祖師公的人佔大多數。一般而言,要背鄉離井的人,大多要攜帶故居供奉的祖神(佛)之香火,期以隨身保護更何況要渡海越洋,到一個蠻煙瘴雨的孤島,與天然災害及蕃人搏鬥的未開之新天地,為求航程上一路的風順,及墾殖期間的諸事順利,多由祖居地隨身恭奉神像或香火作為守護神,以便隨時隨地朝夕膜拜,使精神上和心靈上有所寄託。等到開墾有成,建立聚落後,遂選擇地點,集資鳩工興建供奉神祇的寺廟,以答奉神明庇佑,所以往往地方上寺廟落成的年代,即代表該地方墾殖已成的時間。乾隆三十二年(1767)八月間興建,於同三十四年(1769)落成的長福巖清水祖師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由三角湧、石頭溪、彭厝莊、海山口、鶯歌石、二甲九、橋子頭、中庄等地的安溪人洽議籌建,並以姓氏分為劉頭王尾等七股輪流祭拜。
二、民間信仰
(一)土地公
三角湧最早建立的廟宇是位於與八張交界處的土地公祠,土地公乃農業社會中廣受信奉的土地守護神,先民都相信土地公能保佑四境平安、五穀豐收。移民們冒著生命危險才來到臺灣,要在一處全然陌生而尚未開闢、百無倚賴的土地上安身立命,他們只好祈求土地公將其管轄的土地賜與人使用耕作,希望土地公保佑平安,助其開墾有成,並賞賜五穀豐登。這座最早的土地公祠位在當時開墾範圍的邊上,是鳶山端頭臨接土地公坑溪的山壁旁,這裡早期並設有隘門,過此即是往內山深入之徑。移民們在此處設土地公廟,無非是希望祂守住門道,保護墾境平安,往深山伐木、採籐者,入山之前在此先向土地公敬拜,祈求此行的順利。土地公的出現,代表移民墾拓的腳步已到達此地。
(二)其他神祇
當初閩粵移民欲渡臺謀生之際,首先面臨的便是如何平安渡過臺灣海峽重洋之風險,而且其時臺灣尚未開闢,為瘴癘之地,又要提防先住民之襲擊,移民為祈求神佛庇祐平安、幸運,避免遇上災禍,多從其故鄉寺廟祈求香火或攜奉神像來臺。三角湧在開墾之初也有移民各攜奉清水祖師、觀音佛祖、媽祖、上帝公、聖王公、五谷仙公及諸府王爺等神像或香火奉祀。
三、寺廟的創設
移民東渡臺灣之初,或自其故鄉攜奉清水祖師、保生大帝、媽祖、上帝公、王爺公等神像或香火,到各該移住地蓋簡陋田寮奉祀而從事開墾。繼則由於開拓就緒成立村落,他們乃共同為鎮守土地之神兼為農業守護神之土地公設祠奉祀,以祈五榖豐登,人畜平安,並賜財福。前已述及,三角湧最早建立的廟宇是位於與八張交界處的土地公祠。
乾隆中葉以後,隨著地區之開發,村莊形成,分佈漸多,而道路水運交通開通,移民環境漸告穩定,在信仰廟宇方面亦有所創設;移民所建立的村落係以地緣或血緣關係的群體為主之形態,由於共同的背景、淵源,遂極易促成共識性強,象徵合力團結的組織團體。當生活安頓下來,社會也形成之後,逐漸有設立寺廟供大眾共同敬拜,擴大神明祭祀活動之議。進而組織乞福會、土地公盟、媽祖會、聖王公盟、王爺公盟及五穀仙公會等神明會,以謀增進會員之福利及和睦。
三角湧一帶移民多屬泉州府安溪縣人,其祖籍所信仰之清水祖師自然成為信仰之中心,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角湧、石頭溪、海山口、鶯歌石、中庄、二甲九、橋仔頭等地的安溪人洽議籌建祖師廟,供奉迎自安溪清水巖之祖籍神明清水祖師陳昭應,三角湧以其地位適中成為建廟所在,初建造一茸庵奉祀,以供一般信徒參拜祈願,以求平安從事開拓。另方面也顯示三角湧歷經多年的發展後,其人口與聚居規模已成為本地區的重要庄頭之一。乾隆四十年(1775),四月閩籍永春縣的住民義捐興建媽祖廟(興隆宮)於今民權街現址上。接著,乾隆四十二年(1777)三月聚居在公館尾的李姓族人於其地集資創建上帝公廟(宰樞廟)奉祀由原籍家鄉攜奉來的玄天上帝公神像。嗣後,乾隆五十年八月,庄民在祖師廟右後方、庄境西北角往鶯歌石的路圳邊設土地公廟(福安宮)。嗣於道光十三年,由安溪縣人倡募捐建廟宇長福巖,每年定農曆正月六的祖師聖誕為年例祭典。由三角湧、柑園、鶯歌、樹林、土城及大溪等莊民,分為劉姓、大集姓、陳姓、林姓、中庄雜姓李姓及王姓等七股輪流祭典。海山堡之庄民除樹林方面的泉籍三邑人同安人及漳籍移民篤信保生大帝外,大多為其信徒,也即長福巖之清水祖師成為多數海山堡民之信仰中心。
各廟的籌建均由庄民集資新建,共同信奉,成立組織,管理寺廟的行事。除土地廟外,各廟均有以神祗名義購買的廟產、田地,長福巖、興隆宮兩廟之田產每年均有數十石租穀可收。廟宇除為信仰活動中心,在早期街庄社會中亦被賦予兼具教化功能之場所;嘉慶十八年(1813)當地人陳川在開墾耕之餘暇,借用祖師廟內開設書房教育學生,街上的興隆宮在晚清光緒年間亦有鄭金榜者於廟內設帳授徒。
第二項 基督教信仰之傳入(長老會)
當同治六年(1867)官府議准洋人自行入山採買樟腦,相信外商便已到臨三角湧這個樟腦產地展開貿易活動。
同治十二年(1873),馬偕牧師在淡水上岸開始其北部臺灣傳教事業的次年,也來到三角湧傳福音。馬偕不見得是第一個來到此地的外國人,但他所帶來的基督教信仰卻被認為毒蛇猛獸般,與庄民根深蒂固的傳統信仰相抵觸而遭到排斥。庄民反對強烈,甚至不讓他在街庄內落腳;基督教不能拜偶像、神明、不能拿拜拜用的香、不吃拜過的祭品等宗教禁忌與漢移民會的風俗格格不入,始終很難建立其信仰勢力。在街民不予接納的情況下,馬偕等人是在街外的地方才尋得安身場所。甚且距他初次到臨三角湧十年之後,馬偕的出現仍遭當地居民以包圍、擲石攻擊等不友善的態度相向。
光緒五年(1879),三角湧長老教會排除萬難,在三角湧設立了禮拜堂。這棟購置現成房屋闢設的禮拜堂,座落地點不詳,但其不見容於祖師信仰濃厚、堅定不移的街庄中心是可以預見的。教會不為聚落人群所支持,當其受到祖師廟強大信仰的排擠,只有在邊緣地區取得立足之地。
第三項 日治時期之宗教信仰
一、寺廟重建
寺廟在日治初日軍焚街之舉中,亦不能倖免,各廟堂均有燒毀記載或重建紀錄。明治三十二年(1899)十月十五日,擁有廣大信徒的清水祖師廟由地方人士發起重建,並首先在明治三十四年(1901)一月落成,由艋舺迎回寄放的祖師像奉祀。三角湧的基督徒也在明治三十三(1900)一月,往訪馬偕牧師商討建築教堂之事,據說該堂為日本政府對三角湧教會之賠償建物,據三角湧區長役場(大正二年管內概況一覽簿)記載:係於同年落成。嗣後;龍山寺(已佚)於明治三十五年(1902)二月十日;興隆宮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八月十日陸續重建。核對明治三十七年測繪之《臺灣堡圖》,當時街庄之寺廟除興隆宮未標出外,其他均見於圖上,是則土地公祠、福安宮、上帝公廟等均已在明治三十七年(1904)之前即陸續重建告成。
二、宗教信仰之發展
(一)新創寺廟
明治四十五年(1912),中埔庄創建仙公廟一所,初號三角湧獅頭巖,信奉孚佑帝君。(光復後改稱福山巖)。
(二)齋 堂
大正七年(1918)中埔庄有慈德堂之創設,海山一帶一向散佈有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信徒,且有逐年增加趨勢,但無固定舉行祭拜誦經儀式之所;昭和六年(1931)廖劉乖等信眾乃尋得挖子長壽山址籌建齋堂,同年十二月三日動工,次年二月九日竣工,廿八日舉行落成典禮,三月六日正式創立長壽山元亨堂,奉祀藥師琉璃光如來佛,屬先天派,配祀有釋迦佛與觀音佛祖。
(三)舊 寺
此外,光復前尚有龍山寺一所,供奉觀音佛祖,由晉江人鳩金始建於乾隆五十年(1785)五月,明治二十八年(1895)毀於戰火,明治三十五年(1902)重修,昭和九年(1934)《三峽庄誌》仍見載錄,其後,則失去音訊,而鄉老亦無所悉。依日治時期登記之地號(位於公館後字公館後一七九番地)觀之,約今復興路北側一魚池之北。
日治時期三峽庄之寺廟與宗教團體
資料來源:明治三十九年《桃園廳志》、明治四十四年三角湧區長役場(區沿革誌)昭和八年《臺灣社寺宗教要覽(臺北州之卷)》、昭和九年《三峽庄誌》、民國《臺北縣志》民俗志。
三、日本神教信仰之推動
(一)籌建三峽神社
昭和十五年 (1940) 即日本皇紀二千六百年,為慶祝這個即將到臨而具有特定意義之年份,在此之前數年,臺灣各地即興起一股營造神社之熱潮,海山郡下的板橋街,中和庄及三峽相鄰之鶯歌、土地等庄亦相繼展開神社之興建,三峽庄在相較他地起步為遲的情形下,昭和十一年
(1936) 六月十三日,三峽庄役場派係主任吳維新前往訪查鶯歌庄成立神社造營奉贊會之細節及建造神社之計劃,十九日設立三峽神社奉贊會,同年八月四日,召開三峽神社奉贊會評議員會,推動營造三峽神社之籌備工作,決定神社內預備奉祀天照皇大神、明治天皇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等三神,並於七日勘察三峽、公館後兩字內神社候補地三、四處,三峽公園旁接續之鳶山山腹以具有自然之勝列為第一候補地。負責推動神社營造之奉贊會。初擬議設會長一名、副會長二名、幹事四名、書記一名、評議員若干名、委員若干名。決策核心成員為會長、二名副會長、十二名常置評議員等十五人。其間,中日戰事爆發,會務一度中綴,次年十月,再度召開常置評議員會,諸成員一致贊成選定第二候補地為神社預定地。神社選址要點係:一、地方庄民容易接近之地點。二、具備靜肅而莊嚴之氣氛。三、基地之方位朝南或朝東向。會中並決定動員庄民進行整地土工作業。是年十二月,奉贊會常置評議成員視察新店神社。幾番踏察,最後確定第二候補地鄰接地(今鳶山運動場址)為神社預定地,計劃腹地約一萬坪,神社基地之測量工作於昭和十三年(1938)三月進行。留學日本東京美術專科學校的李梅樹,於昭和十一年(1936)八月,即獲選為常置評議員。同年十三年四月,奉贊會內設庶務、工務、資金三部,李氏職司工務部門,有謂由其以「調公工」方式,指揮街庄民眾出勞役進行整地工作。
關於營造之預算,初步計劃自昭和十二年起分三個年度募集建設費三萬圓,嗣後陸續追加至五萬五千日元。日人視戰爭期間為非常時期,不得興建大型的公共建築物,三峽教會於昭和十四年(1939)三月新建教堂的申請因致受阻。然而,有助於皇民化運動需要的神社之建設卻不在此限;神社乃大和民族信仰精神所在,在皇民化運動推導下,三峽當地的治理者乃籌畫興建神社,以作為大和文化與日人體制全面化之表徵。昭和十四年(1939)十二月十五日,三峽街上商家「金聯興」的帳簿上即登載有一筆「開納臺灣神社造營拾貳元」的支出費用。雖是戰爭時期,神社的籌建仍積極進行,終戰前並已購置一批木材,準備建築神社之用,但這項工程未及完成,即隨日本戰敗而停止。
(二)奉祀天照大神
昭和十二年(1937)七月,蘆溝橋事變後,中日戰爭爆發,戰事擴大,臺灣總督為配合局勢發展,隨即展開更進一步的同化政策,全力推行「皇民化運動」,欲使臺灣、臺民全面日本化;要求臺人穿著日本服,學習日本風俗習慣,奉祀日本神祗等。積極從精神上謀求消滅臺灣漢人的民族意識,並使臺人生活脫離漢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色彩,昭和十六年(1941),日人強制各地人家在神明桌上奉祀天照大神的「太麻」(牌位),接著,連各地寺廟也要將最上位讓出,以供安置日本天照大神的神龕。當時三峽的寺廟,除長福巖之外,無一倖免,可是日本警察卻無人敢前往長福巖去擺設日本神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人開始強征男性青年,送往南洋各地充當軍伕,三峽青年被征去近二千人,他們離開家鄉時都隨身攜帶長福巖的「香火」。漢人傳統的民間信仰,並未因皇民化政策而稍減。另戰爭末期,因盟軍飛機開始轟炸本省各地,連一向反對臺人參詣寺廟的日人,也大向清水祖師祭拜。日人在強欲漢人社群接受其大和民族精神信仰之際,對由佔本地人口多數之安溪人所崇奉的清水祖師爺,仍有所敬畏,不敢輕率冒瀆,招惹眾怒。
第二節 各寺廟堂簡介
一、寺廟
(一)長福巖清水祖師廟(詳見第二十三章勝蹟篇寺廟項)
(二)宰樞廟(三峽里)
宰樞廟(上帝公廟)
乾隆四十二年(1777)聚居在公館尾的李姓族人於其地集資創建上帝公廟(宰樞廟)奉祀由原籍家鄉攜奉來的玄天上帝公神像(桃園廳,1915)。
位於公館尾(今秀川里)的宰樞廟,係以李姓同宗七大房之後裔為成員籌建者,並購土地為祭典及宗族團聚之用,逐年由各房輪流擔當祭典,訂農曆三月初三為祭典日,祭典後則開族親會並於會後宴敘,帶有他廟所沒有的宗族色彩。
修繕記錄
宰樞廟派下七大房世系
仙景李姓族親世系,由山東景山公傳分,燈號隴西,至第三世祖邴公時,移居福建省泉州府,其子孫分居各地,另以仙景為南下本姓之燈號,而安溪、同安、惠安、南安、永香、頂交、漳州、廣州、和啟、晉江等地族親概皆仙景李世系,後子孫再移居臺灣各地。李氏祖先,由安溪移居臺北府三角湧庄字公館尾(三峽鎮秀川里)吉宅居住。其時地方尚未開發,瘴氣瀰盛,兼有蕃害,故族親克尚克捷等,於道光十三年提倡建立宰樞廟於公館尾現址奉祀玄天上帝公護佑,並購土地為祭典及宗族團聚之用,當時計有七大房(第一房乃章、第二房不緇、第三房欽仲、第四房光寰、第五房長進、第六房爾華、第七房春禧等之後裔)由第一房起每年輪流擔當祭典,訂定農曆三月初三日為祭典日,初四日開族親會。於民國十六年十二月改為委員制,每房選出委員一名擔當會務,並議定爾後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祭典後舉行宗親會,會後宴敘,相傳至今。
(三)興隆宮(三峽里)
創建年代
乾隆四十年(1775),閩籍永春縣的住民義捐興建媽祖廟(興隆宮)於今民權街現址上。
興隆宮,於清乾隆四十年(1775)四月間興建。惟據該廟沿革記載,是建於乾隆十四年(1749)。兩處記載相差二十六年,執是執非,莫衷一是。據推測,前者可能是以建廟供眾膜拜之時間,而後者是攜奉來三角湧之時間。按史載,陳瑜入墾海山莊的鶯哥石(今鶯歌),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陳黨入墾三角湧是乾隆初葉(1736-1746年之間),董日旭入墾三角湧是乾隆二十年(1755)。媽祖很可能是陳黨入墾三角湧,隨身帶來供奉。又據上一輩傳說中,有一則跛奇陷害陳黨的故事,傳說中的地點似是今樹林鎮西園里和鶯歌鎮南靖里,古稱樟樹窟,斗門、崙仔一帶。
修繕記錄
明治二十八年(1895)農曆六月三日被火焚燒,毀於兵燹,至明治三十八年(1905)八月十日再行重建。
(四)觀音佛祖(公館後)
龍山寺,建於乾隆五十年(1785),明治三十五年(1902)重修。該寺現已不存,依日治時期登記之地號(公館後七十九番地)觀之,約今復興路北側。
(五)福安宮(三峽里)
乾隆五十年八月,庄民在祖師廟右後方,庄境西北角往鶯歌石的路圳邊設土地公廟。
福安宮,分別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三月,光緒十五年(1889)重行建築。
(六)獅頭巖仙公廟
仙公廟位於本鎮鳶山幽谷中,茂林修竹,清涼恬靜,廟宇後方岩形如獅,故稱為獅頭巖。光緒年間興建,距今壹佰壹拾餘年。供奉孚佑帝君、地藏王、大聖爺,鼎盛時期廟前小店林立,香客絡繹不絕,福澤廣庇,聲名遠播。後因乏人管理,年久失修,近年來地方人士咸感亟需修建,乃成立重建委員會負責籌建,並於民國八十年(辛末)農曆八月一日正式破土興工,完成後廟貌必將煥然光新。
(七)行修宮
行修宮,又稱恩主公廟,位於本鎮東北之丹鳳山(俗名白雞山),主祀關聖帝君,配祀先主、關平、周倉、諸葛亮、張飛、趙雲。宮之左側另建一座明德堂,奉祀該宮創建者黃欉偶像。全廟楹聯,皆出自當代名家之精撰題署,鐵畫銀鉤,琳瑯極致。外殿中門橫匾「行修宮」為謝冠生所題,對聯則為山西舉人李鴻文書,文曰:行義秉春秋伐魏征吳扶漢室;修德冠今古利民福國仗神靈。而正殿巨匾及對聯則為于右任所題,字跡瀟灑古茂,誠為難得墨寶。四週遍植奇花異草,翠葉迎風,芳菲綽約,雅麗無比。宮後石磴可百級,拾至頂,縱眼四望,平疇千里,野水搖光,雲彩變幻,一片向榮景象,頗能引人入勝。
該宮為玄空居士黃欉氏暨士紳陳天賜等所籌建。據聞:原以便屋奉祀關帝,每月朔望及祭星日,均有誦經勤善,受其感化改過自新或宿疾痊癒者,為數不甚少。因此,勘劣遠近善信前來焚香膜拜者,日見增多。當時黃欉氏為顧及香客交通安全,曾以自費開闢正義路,並以巨資配合舖設瀝青路面。由是車馬暢通,行人無不口碑載道。
二、齋堂
(一)元亨堂(溪北里)挖子 藥師琉璃光如來佛 昭和六年(1931)三月六日建立
(二)慈德堂(中埔)
(三)寺廟與主神一覽表
資料來源:《臺灣之寺廟與神明》二、三、四冊
祭祀公業廖銀青公(土城中央路四段二一三號)
祭祀公業董公田(臺北市龍山區三水街五六號)
祭祀公業老聖王公(三峽鎮信義街七號)
祭祀公業劉武穆公(臺北市羅斯福路二段六六巷二號)
三、宗教團體
(一)佛教:詳本章第二節
(二)道教:詳本章第二節
(三)天主教
1.名稱:三峽聖母領報天主堂
2.緣起:
3.地點:三峽鎮中園街93巷2號
4.現任神父:雷嘉理 法國人
5.宗旨:
6.歷年舉辦之活動:
(1)耶誕節望彌撤。
(2)國民中小學之夏令營。
(3)社會服務─探訪精神病院之病患。
(四)基督教長老教會
1.名稱: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三峽教會
2.教會的設立與成長:
馬偕牧師早在一八七三年六月二十四日,首次到達三峽佈道,於一八七六年十月五日開設三角湧教會。三峽地方是由明末追隨鄭成功來臺的安溪人所屯墾建立的家園,祖師廟是主要的崇拜信仰,基督教傳播福音受到相當大的阻力。一九○○年一月十六日馬偕牧師派員幫忙三角湧教會建堂,首任進駐三角湧的傳道人是陳和牧師。自此直至一九三八年,是屬於傳教的黃金時代,當時像土地公坑、馬祖田、成福、柑園、鶯歌等地,設有固定的時間前往佈教,這時也創設了聖經研究班,成立青年團契及聖歌隊,還有英文查經之舉辦。
一九五○年元月新春,教會之建堂方才破土興工,一九五二年八月十日完工。整個教會的家算是安置妥當;一九六八年七月七日,正式舉行復歸臺北中會感恩禮拜,而隸屬北部大會及總會。
3.會址:
三峽鎮民族街一號。
4.創會神父:偕叡理(馬偕)牧師
簡介:偕叡理牧師於一八四四年三月生於加拿大,早年曾任國民小學教員,一八七○年畢業於美國普林斯敦神學院,同年十一月又前往美國愛丁堡神學院深造。在那裡接到將被派往中國傳教的信息而束裝返國。一八七一年受封為牧師,十月十九日離家啟程東來,十二月三十日抵臺灣高雄,次年三月北上到達淡水,四月十四日設立淡水為第一所教會,開始作禮拜,一八七六年開設三峽教會為第十三所教會。馬偕於一八七八年五月二十七日與五股人張聰明結婚,完成終身大事。一八八三年至一八九三年在宜蘭、花蓮建立二十八所教會。一九○一年因罹患喉疾蒙召歸主,六月四日在「牛津學堂」舉行追思禮拜,並依遺言葬於淡江中學內。
5.現任牧師:姚昭雄牧師
6.歷代傳道者:
(一)蔡生、(二)蕭田、(三)陳存心、(四)李貴、(五)汪聘稟、(六)洪安、(七)郭希信、(八)許源、(九)柯新約、(十)陳和牧師、(十一)陳來成傳道師、(一二)郭貞、(一三)陳榮宗牧師、(一四)李滾泉傳道師、(一五)陳旺牧師、(一六)駱先春牧師、(一七)袁鄒富來牧師、(一八)吳著盔牧師、(一九)黃西川牧師、(二○)吳吉松牧師、(二一)藍榮德牧師、(二二)羅新正、(二三)謝信成、(二四)卓謙順牧師、(二五)吳東河牧師、(二六)姚昭雄牧師。
7.宗旨:
在於喚醒世人對造物主的認識,祂是人類無可否認的神,並分享神對人的愛。基督教對這神尊稱為上帝,祂的愛在耶穌身上表現出來,做為人尋求認識神的模範,同時學習懂得神的愛。
8.現有組織:
(1)長執會:組織成員有長老五名、執事七名,每月第一主日為定期長執會,關心教會事。
(2)青年團契
(3)少年團契
(4)主日學
(5)聖聲會刊
(6)圖書館
(7)儲蓄互助會
9.歷年來的活動:
一、定期活動:
節期:聖誕節、復活節、母親節、感恩節。
二、常例活動:
(1)禮拜天主日學─兒童教育
(2)禮拜天主日禮拜─成人禮拜
(3)週間有家庭禮拜及禱告查經會
(五)三峽教會
1.名稱:三峽教會聚會所
2.沿革:
民國五十五年初,有幾家基督徒家庭於林天和弟兄家中,興起一個家庭聚會,由頂埔的張亞東、孫晉祥二位弟兄帶領,每週四晚上有十多位弟兄姐妹的聚集。民國五十八年開始設立擘餅桌子。三年以後,以蔣會、林天德、林天和三位弟兄具名,向三峽分駐所報備,正式以「三峽教會聚會所」名稱,於中山路五十七號公開聚會,每週有三次聚集。民國六十七年又遷至三峽鎮文化路252巷8弄4號一樓,會所可容納六十人,經多次傳福音,三峽受浸人數己增至三百多位,其中以青少年國高中學生居多,迄今長大成人之大學生、國外留學生弟兄姐妹,亦仍然守住生命之道,為主活出實際的生活見證。民國八十一年初,又在三峽介壽路購置第二會所一層,可容納一百五十人。
3.宗旨:
該聚會所係依據倪柝聲弟兄由神啟示的宗教理念,恢復第一世紀以地方為單位的「地方教會」,並消除一千多年來,因政治,因個人的凸顯,或因經義的偏執,儀文架構的堅持,而形成的中古大黑暗,及宗派林立、混亂分裂的局面,而以接受主耶穌基督那:「我對你們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的「生命活話」,活出生活的見證,並在「三一之神」的一個身體裡面,彰顯「道成肉身」的基督,榮耀「神的國度」。
4.其他
(1)該聚會所並無人為的組織,係因神的啟示和託付,經由屬靈生命的成長,自然興起教會的負責弟兄,及執事的弟兄姐妹,並在一個生命機體之中,接受神的啟示,在「七一」的生命之中,各個肢體靠主耶穌的靈,在合一的見證裡面連絡得合適,為傳揚神的福音,帶人得救,靠主得勝,彰顯復活的基督。
(2)該聚會所不設牧師,每位弟兄姐妹都按各自屬靈生命的身體,接受基督恩膏的教導,叫生命逐漸長大成熟。也不接受任何基督教差會,或國外教會的經濟供應,一切需要都靠著禱告,祈求和感謝。仰望從神而來的恩典,並在愛裡生根立基,長到元首基督裡面,直到那日,與神合而為一,直到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