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鎮窯業社會空間結構化之研究 陳墀吉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文尚 發表日期:72年6月 論文提要內容: 本文以小區域地理之觀點來研究鶯歌鎮窯業社會空間之結構、轉型與再結構之歷程。以空間為緯來探討鶯歌鎮社會、經濟與文化三層面在區域內相互作用所呈現的社會層次關聯系統及其所形構的空間形態。以時間為經來探討鶯歌窯業社會空間結構在歷史層次上的變遷過程及特性。 首先,以鶯歌鎮窯業社會之發展,將研究期分為燃煤窯時期、燃油窯時期及自動窯時期三個階段。 燃煤窯時期鶯歌窯業社會所形構的空間組織形態是「窯、家、店的共在」。此空間形態所呈現的社會關聯系統是「農商工互補作用」,窯業群體不論在生產及分配方式、社會及權力關係、文化精神及價值觀均與農商業之間相似。此時期位於低緩坡地的鶯歌石為商業住宅區,窯業集中於高埔地上的尖山埔,其他地區為農業區,形成農工商界線分明的區域土地利用方式。 燃油窯時期鶯歌窯業大幅成長,由舊窯業中山尖山埔,往四周地區以「包圍商業、伸入農業區」的區域土地利用方式擴散。此時期所形構的空間結構是「家與窯、店的空間區隔」,相對應在社會層次上是「農工衝突作用」的社會關聯。社會空間組織形態開始轉形。 自動窯時期鶯歌窯業以「打破地勢線、滲入商業區」的方式擴散,形成小型窯廠進入商業住宅區;位於內圈。大中小型窯廠混合在一起;位於外圍。中大型廠侵入農業區;位於更外圍。部份超大型廠甚至脫離鶯歌鎮而設於鄰近的鄉鎮。所形構的社會空間再結構是「家、廠、公司的空間分離」,呈現在社會層次上是「窯業優勢作用」的社會關聯。 經由鶯歌窯業社會空間要素:家、窯(廠)、店(公司)的結構、轉形與再結構的歷程,觀察鶯歌鎮不同時期的窯業社會並賦予新的空間解釋與社會地理意義是為本文的研究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