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下一章 往上

1. 沿革

往時臺北平野一帶ハ鬱蒼タル原生森林ト沼澤地ニシテ蕃人ノ占居ニ委シタルガ鄭成功ノ統督ニ依リ其ノ南部ノ開發ヲ實現シタルモ遂ニ北部ニ對シテハ充分ニ其ノ霸ヲ延ルコト能ハザリシガ鄭氏亡ビ清國ノ領有ニ歸スルヤ閩人來リテ蕃人ト交易ヲ始メ部落ヲ建設スルニ至リ雍正年間ニ於テ對岸漳、泉二州ヲリ移住スル者次第ニ多ク淡水河流域ヲ開拓シ茲ニ始メテ淡水廳(所在地現新竹)チ置キ臺北地方一帶ハ之ニ屬スルニ至レリ

明治二十八年臺灣ノ我領有ニ歸スルヤ總督ノ下ニ臺北縣ヲ置カレ現今ノ海山郡區域ハ其ノ區域ニ入レリ、明治三十年縣ノ下ニ辨務署ヲ置カレ枋寮、枋橋、土城ハ新莊辨務署ニ三角湧、成福、鶯歌石、樹林ハ三角湧辨務署ニ屬シ辨務署ノ區域ヲ數區ニ分チ區ニ區長ヲ置キタリ

越ヘテ明治三十一年辨務署管轄區域ノ變更ニ依リ枋橋ハ臺北辨務署ニ枋寮、土城、三角湧辨務署ニ屬シタルガ更ニ明治三十三年三角湧辨務署ハ大嵙崁辨務署ト改稱シ、大嵙崁(現大溪街)ニ移轉シ依然三角湧以下ノ各區ヲ管轄セリ

明治三十四年地方官々制改正セラレ縣ト共ニ辨務署ヲ廢シ廳ヲ置クニ當リ枋橋、枋寮、土城ハ臺北廳ニ鶯歌石、樹林、三角湧、成福ハ桃園廳ニ屬シ枋橋ニ臺北廳枋橋支廳ヲ三角湧ニ桃園廳三角湧支廳ヲ置キ廳ノ區域ヲ數區ニ分チ區ニ區長ヲ置キタリ、大正九年地方制度改正ト共ニ臺北州下ニ海山郡ヲ置カレ元臺北廳下枋橋區ヲ板橋庄、枋寮區ヲ中和庄、土城區ヲ土城庄ト元桃園廳下三角湧區、成福區ヲ合シテ三峽庄、鶯歌石區、樹林區ヲ合シテ鶯歌庄ト改メ庄ニ庄長ヲ置キ以上五庄ヲ以テ海山郡ノ區域トシ更ニ昭和四年六月板橋庄ヲ板橋街ト改メ街長ヲ置キ今日ニ至ル

2. 地勢一班

位置、地勢

本郡ハ島都臺北市ノ西南ニアリテ東ハ文山郡西南ハ新竹州、桃園郡、大溪郡ニ接シ北ハ新店溪及大嵙崁溪ヲ挾テ臺北市竝新莊郡ト界ス

地勢ハ北ヨリ南ニ長ク東西ニ狹ク文山、大溪郡ニ接スル地域ハ山岳重疊スルモ西部及北部一帶ハ坦々タル沃野ニシテ大嵙崁溪、三角湧溪、幾多ノ分流派流ヲ岐チテ郡ノ中央ヲ北東ニ貫流シ郡下大部ノ平野ヲ灌溉ス

山岳、河川

本島ノ中軸ヲ為ス中央山脈ハ北走シテ羅東郡下ピヤナン鞍部ニ至リ二分シテ一派ハ北東ニ走リ一派ハ北西ニ向ヒテ插天、北插天ノ二山ヲ起シテ本郡ニ入リ更ニ二分シテ一ハ文山郡界ヲーハ大溪郡界チ為シチーロツク、獅頭、六寮崙、熊空、五寮尖、五寮崙ノ諸山ヲ抱擁ス、又淡水河口ニ屹立セル觀音山ハ南西走シテ本郡ニ入リ石灰坑山ヲ起シ桃園郡ニ至ル。而シテ東部地方ハ高山性ニ屬シ諸峰群立シ西部地方ハ低山性ニシテ臺地ヲ形成ス。河川ノ重ナルモノハ大嵙崁溪、三角湧溪、成福溪、新店溪トス。大嵙崁溪ハ本島三大河川ノーナル淡水河ノ上流ニシテ源ヲ新竹州下蕃地大霸尖山ニ發シ插天山ノ背面ヲ迂回シテ大溪街ニ出テ本郡ニ入リ三角湧溪ヲ合セテ途中幾多ノ分派ヲ為シテ西北流シ新莊、臺北ノ郡市界ニ至リ新店溪ト合シ淡水河トナル流程五里三十三町流水淺ク上流ハ辛フシテ舟楫ノ便ヲ為ス。三角湧溪ハ水源ヲチーロツク山麓ニ發シ北流シテ三峽庄ニ入リ更ニ東流シテ劉厝埔ニ至リ大嵙崁溪ノ派流ニ合ス流程六里七町水淺ク舟楫ノ便ナシ。成福溪ハ源ヲ三峽庄ノ東部加九嶺ニ發シ西流シテ麥子園ニ至リ大嵙崁溪ノ派流ニ合ス流程二里十五町。新店溪ハ其ノ源ヲ文山郡下蕃地棲蘭山ニ發シ北流シテ北勢溪、景尾溪ヲ合シテ文山臺北ノ郡市界ヲ為シ江子翠ニ至リ大嵙崁溪ト合シテ淡水河トナル流程二里三十四町ニシテ舟楫ノ便佳

3. 土地

4. 行政區劃

5. 登錄地 昭和十年末

6. 戶數人口 昭和十一年末現在

7. 職業別戶數

8. 出生死亡

9. 郡職員 昭和十二年末現在

街庄行政

10. 街庄別職員數  昭和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調)現在

11. 街庄協議會員數 昭和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現在

回目錄 下一章 往上